豆蔻年华的周雪影不仅长得俊俏,儿时还曾受过良好的教育。她的父亲周异凡祖籍四川,曾为四川军阀的高级幕僚,军阶至少将。周雪影天资聪颖,模样又长得靓丽,格外受到父母的垂爱,琴棋书画,无不涉猎。然而,好景不长,当周雪影的母亲发现她父亲另有新欢时,便毅然与丈夫解除婚姻,带着三个女儿离开周家,当了一名“女红”,靠给人家缝缝补补,自食其力。
张式春与周雪影喜结连理,可谓郎才女貌,天赐良缘。
张曼新是他父母婚后一载,于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呱呱坠落在地处中国版图西南边陲那高高隆起的血一样殷红的贵州省的首府贵阳。
一九四八年,国内政治局面急转直下,进入解放战争第三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蒋介石军队的围剿而转入战略进攻阶段,继震惊中外的辽沈战役一举歼灭国民党主力部队四十七万余人后,于十一月六日又发起令蒋介石部队如丧家之犬的淮海战役,全部歼灭国民党精锐部队五十五万五千余人,对国民党部队形成摧枯拉朽之势,蒋家王朝面临土崩瓦解。
就在这一年的年底,张式春所在的辎重部队于广西柳州被人民解放军俘虏。
解放军对他们这些开汽车的俘虏兵既没打,也没骂,经过一番革命教育,居然发给他们足够的路费,放他们回家。
张式春又庆幸又惶恐。
他庆幸的是在解放军的俘虏营没有受虐待,也没有遭牢狱之灾;他惶恐的是听人说不是共产党慈悲,而是共产党现在正全力以赴打天下,等江山到手了,回过头来对他们再“秋后算账”。
“我们这样回去,岂不是坐以待毙?”与张式春一起被俘又一起被解放军释放的大多数人主张,“干脆我们往南逃,跟着国民党的残余部队去台湾。”
于是,张式春来了个“随大流”。
谁知,当他们逃到海南岛,迎头一棒击碎了他们去台湾的梦:解放军已经封锁了海面,想逃往台湾那是插翅难飞!
张式春惶遽不安地从海南岛回到了广西南宁。
不久,张式春来到贵州省贵阳贸易公司工作,任记账员,并且收入不菲。后来,又转入广西玉林市贸易公司。玉林市贸易公司的经理马干昌曾是张式春的汽车兵。
张式春虽然由贵阳到了玉林,熟悉他的人寥寥无几,但是深深积郁在他内心的“病”却一天天加重。随着声势浩大的消灭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的反动势力、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等运动的接连开展,他心里总是惶惶不可终日。
他总觉得自己参加过国民党部队,被俘之后又企图逃往台湾,问题严重,似乎总是感到头上盘旋着一架第二次世界大战载着***的美国轰炸机“博克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