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明代才有。也就是说,这个年代,勾栏里的事,还是很干净的,纯粹是娱乐。
这里边花样极多,从小唱、傀儡表演、史类评书、散乐演唱、舞旋表演、小儿相等,到影戏、说合生、说商谜、诸宫调演唱.等各种伎艺种类,不可胜数,且不以风雨寒暑,日日如是。
至于瓦舍,也称"瓦子"、"瓦市"、"瓦肆"等,是一种商业性游艺场所。“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有的瓦舍规模很大,能包括几十座勾栏,有的一座勾栏即可容纳下数千人无数有才艺的女子在勾栏瓦舍里挥霍着青春和汗水,也赢来了偌大的名声。像东京歌舞十大头牌的李师师、赵元奴..等都是在这里发迹,然后被各大正店聘请出台,完成了从野路子到万人哄抬名气的蜕变。
从后人的角度讲,勾栏瓦舍相当于民间造星的土壤,正店则是她们用影响捞钱的舞台---当然对双方而言是共赢。
通常,有才艺又有姿色的伶人--指的是私伎,比较好的人生之路便是:勾栏瓦舍里成名、正店里走穴,赚到一定量的钱财之后,要么嫁良人,要么被达官显贵纳为妾室。
像李师师之辈被皇帝看上,那是异数。
在宋氏夫妇心里,女儿宋玉莲不敢奢望有这种结局,但是能在年轻时攒些银钱,能给他们养老,再让女儿有上好归宿便是完美人生。
只是自古红颜多薄命,也是宋玉莲的模样太过端正,难免不会被沾花惹草之辈看上这不,偶然一日被城里的一位翟大官人看中,一下子便念念不忘。
这位翟大官人位高势大,钱财无数,就是膝下子息困难。虽说已经纳了数房妻妾,却总不知足。见了宋玉莲之后,深被其清纯吸引,又听说她不是京城人,更是欢喜,便央人说合要纳其作妾。
既得耕耘之乐,又恋着其年轻的身体肥沃,以为多播种便多有收获,男人这点事总不嫌足的。
按说经济越发达的地方,漂亮女孩越多。东京聚集了天下美女,以其权势,多少娘找不到,为何偏偏要找乡下村姑?
这就是这位翟大官人的老辣之处了。
一是他虽然权势熏天,却必须始终低调,毕竟还要考虑对他的金主的影响。东京人多嘴杂,梨花压海棠虽然是文人雅事,却一样被人诟病二来东京城各种达官贵人,人来人往,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相对复杂。他不想找个混迹社会多年,拥有复杂背景的女孩子--万一一不小心安插一个对手的眼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