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诸多看客拭目以待的斗殴场面最终没能发生,一是王伦这边明显地更有实力,是戴大在恐吓不成已经明智地选择了暂退三舍。
所以说泼皮并不都是无脑之人,真正无脑的泼皮不会活这么久。
也就在戴大走后,小姑娘后面才冒出两个人来,看样子是她的父母,一脸老实巴交"小官人,得罪了翟大官人,如何是好?
说此话的是一名老者-说是老者,实则年龄不过四十岁上下。但是古人寿命较短,这个年纪已经能够对得上“年长"这个很受尊重的词了。而且他年纪虽不大,但腰早已微驼,风月的沧桑也在脸上刻下深深的印记。
“我儿,可曾受得那厮的污辱?这天杀的阴魂不散,可如何是好!”
她的老娘应该是刚到,根本不明白之前发生了什么。但是她这么突兀地来问,王伦更知道,这个戴大的行为肯定不止一次了。
两夫妻俩不约而同的一句“如何是好”,道出了升斗小民的辛酸!
“老丈,这个翟大官是何人?"他问。
这是一张迷惘、无助和苍老的脸,完全是一幅农民的自画像,天然地让王伦生出亲近之感。曾经身为农家考出的大学生,王伦对此抱有深深的共情。
要不然对方也不会找自己拿主意吧?他想。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稀里糊涂和对方结下梁子,当然要知道对方的身份,然后再判断问题的严重性,为接下来是继续留在东京还是连夜跑路作决定。
毕竟,能让酒店里的食客一闻其名都变了脸色的,不会是普通人。
可能也知道这事对王伦影响颇大,或许也是因为王伦的大手笔,老汉对王伦的语气十分尊敬:"恩公,说起来一言难尽!"
"无妨,小可有的是时间."王伦来东京,本来一方面就是要体察这边的风土人情如今有了这番事,当然要问个明白,不然可不是白白地为人出头?
原来那老儿姓宋,原籍便在东京偏远县,眼前的这个小姑娘名唤玉莲。因为家穷,无以谋生,幸好宋玉莲天生一付好嗓子,宋老汉夫妻俩一合计,便带着她背井离乡到城靠卖唱养活一家人。
宋时节,卖唱的也是正当职业,不丢人。东京又是繁华之地,宋玉莲长相又好,歌也唱得清俗,于是混迹于各大勾栏瓦舍,倒也过得轻松。
勾栏也称"勾阑"、"钩栏",是在瓦舍里设置的剧场,相当于后世的戏院。至于其变为妓馆的延伸,则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