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二十多日,偷袭长沙,拿下潭州,把马殷赶去了衡阳。
接着又是和谈。
朝廷对于湖南战事得到的消息并不全面,有些细节全靠猜测。如今好了,赵匡凝上了一份详细的表彰,记述了整个战争的来龙去脉,其中因由详情也有表述。
李晔和朝中大臣这才对战事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可越是这样,大臣们越是心惊。
这个道德有亏的皇长子、德王李裕竟有如此的谋略,真是出人意表!
这要是他接皇位
大臣们都不敢往下想了。
暗下决心,自己一定要好好辅佐皇帝,扶持太子李祚,否则一个太精明的皇帝是他们伺候不了的!
崔胤更是心乱如麻,年初的时候,他就以为自己的好日子到头了,按一般人的操作,手里有大军十万,控制京畿,那还不是想登皇位就登皇位吗?!
可他错看李裕了。人家在老爹露出不高兴的脸色后,直接走了。对皇位根本就没有什么留恋。
想想也是,人家李裕也不是没当过皇帝,至少还当了两月呢。
直到李裕出了武关,崔胤的心才算放下。
这几个月来,他又偷偷的跟朱温有了联络,当时朱温的大军宿卫京城,自己还觉得掣肘,如今看来,没有了朱温的支持,自己屁都不是。
李晔也学聪明了,收回了兵权,交给了太子李祚,谁让李祚是天下兵马大元帅呢。
李祚虽不知兵,可他会用人。
连续提拔了多人,充任太子洗马,替他掌兵,镇守各紧要处。
潼关防线有两万大军,防止朱温偷袭,京师有两万大军宿卫。
凤翔、邠宁、鄜坊、同华均有驻军,将领皆由朝廷直接任命。
一年来,关内道相安无事,百姓也渐安定,恢复了部分生产。
李晔看罢赵匡凝的表章,略作沉吟,看看堂下的众臣。
“各位爱卿,对楚王的表章,众卿有何看法?”
“圣人,依臣之见,天下纷乱,百姓苦战久矣,不若双方罢兵言和,各回原地为上。”
崔胤出班奏道。
有人点头附和,口称附议。
有人反对。
“不可。圣人明鉴,荆南、荆襄多年为我朝廷外援,如若不支持楚王,则失臣心,天下各藩还有哪个会心向朝廷?!”
柳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