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战局一定,赵匡凝就以荆襄节度大使、楚王的身份向朝廷上表功绩。
去年末今年初,李裕大军在关内道大打出手,歼灭了朱温留在关内道的几支兵马,杨崇本辞去邠宁节度使之职,李茂贞终于服软,退出凤翔府,移镇泾源,朔方节度使韩逊也上表臣服,整个关内道均宾服朝廷。
李晔心里舒坦。
这么多年了,自己终于又扬眉吐气了。
长子李裕也是个识相之人,见自己给他点脸色,就知道进退。
这不,儿子留下兵马,自己回了南阳。
几个月来,李晔虽然又皇权在握,一言九鼎,可细细想来对大儿子有点过了。
后来得到消息,朗州雷彦恭和湖南马殷联手进犯荆南,朝廷上下一阵紧张。
为啥?
就因为税赋。
这些年来,只有荆襄和荆南按时上缴贡赋,否则朝廷早就散了。
自从李裕到了南阳,也跟着两位岳父输送贡赋,还帮自己把关内给平定了,否则能有自己的好日子吗?
朝中大小官员心里都明白,要是朝廷外面没有赵家和德王的支撑,怕是朱温早就把皇帝迁都洛阳了,哪能如此的自在?!
荆南战火一起,众人第一想到的就是今年的贡赋还有没有了?!
心里都希望战火尽快结束,千万别影响自己的俸禄,一家老小还等着呢!
这战事一起,就不是可以控制的了。
不仅荆南出兵,荆襄也去支援,南阳的德王也跟着凑热闹,双方在荆江大战,雷彦恭大败。战火烧到了荆江口,岳州被拿下。
按说战争应该告一段落,听说马殷与赵氏兄弟开始和谈了,朝廷得到消息欢欣鼓舞,战事可算有望停了。
谁知和谈一拖就是二十多天,让人揪心。
就在朝廷上下都在为荆南、湖南和谈条件操心的时候,突然传来战报,朗州雷彦恭被杀,朗州、澧州、辰州、溆州皆降。
要知道,这几州可都是洞蛮为主的地方,曾经汇聚几万蛮兵,在洞庭、荆江上横行无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如今竟然降了。
李晔心里暗忖,不会是李裕干的吧?
详看战报,果然是长子李裕,带兵打下朗州,逼降了其他几州。
利用马殷与赵匡明、赵匡凝和谈之机,又配合作战,调虎离山,李裕兵分几路,跋山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