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供销社将“选点”的任务,交给了这个对银川市比较熟悉的赵忠强。张曼新听罢,感到这件事情虽然是件好事儿,有利于促进宁夏和内蒙两地的商贸活动,但是又觉得这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
赵忠强似乎看出了张曼新的心思,马上嘿嘿一笑:“张经理,我能吃几碗干饭,您还不知道?所以,我只好请您出山。”
“叫我出山?”张曼新故作不解地问一声。
“对着哩!”赵忠强向张曼新面前一伸脑袋,“您现在不但是华侨,而且过去又在自治区党委工作,银川的地面您还不是平蹚!可我呢,一个外乡佬,谁拿正眼看我呀!”
张曼新微微一笑:“平蹚说不上,只是多认识一些朋友。”
“这不就得啦!”赵忠强兴奋地一拍大腿,接着把嘴对准张曼新的耳朵,压低声音,“张经理,咱们也算是老朋友了,我就有什么说什么。如果您给办成了,还能叫您白帮忙!”
“你现在在选点上有具体目标没有?”张曼新问。
“有,在南门外。那里准备盖一座商场,已经盖了两层,因为资金不到位给停下了,我们打算连工程带地面都买过来,接着盖一座六层高的饭店。”
“打算总建筑面积是多少?”
“一万三千多平方米。”
“预计总投资呢?”
“七百万元。”
“这我能得什么实惠呢?”张曼新表示不解地问。
“供销社定的条件是无偿地给您百分之五的永久性产权。”赵忠强说得很坦率。
张曼新心里的算盘珠噼叭一响,一个不算小的数目便出现在脑海屏幕上。
如果按建筑面积算,一万三千平方米的百分之五就是六百五十平方;如果按总投资额算,七百万元的百分之五就是三十五万元。
这的确是块肥肉!
但是,这么大的油水,就只是帮助把停建的商场和地皮买下来?
事情恐怕不会这么简单吧?
世界上的事情几乎都是得到与所付出的代价成正比。天上不会掉馅饼。唾手可得的事儿有,但要看是什么事儿又是什么人来办。像我们这种人,要办成任何一种事情都不会那么容易。有一分耕耘,才会有一分收获。
果然,经张曼新询问,对方提出的条件比较苛刻。
南门外的那个已经盖起两层楼的工程,不仅要按供销社限定的价格买过来,而且还要帮助办理对方从内蒙鄂托克前旗带过来的一百名营业人员上上银川市的户口。
“这两条都是政策性很强的问题,都很难办。”张曼新表示难以胜任地说。
“张经理,要不,我只能请您呢!”赵忠强神色紧张地注视着张曼新,那神情是生怕从他嘴里说出“办不了”三个字。
张曼新沉吟片刻,神色庄重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