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探亲。
韩觉民听说后,忧虑地问生产队支部书记刘积胜:“张曼新这一走,还会回来么?”
刘积胜知道韩觉民的担忧不是没有根据的,因为第八生产队的六百名浙江支宁青年,目前只剩下包括张曼新在内的四五个人没逃离西大滩了。如今,张曼新提出回浙江探亲,是不是也是一种逃之夭夭的借口呢?
“他会回来的。”刘积胜回答得非常肯定,那口气充满对张曼新的信任。
果然,张曼新在三十天假期之内一天也没误地从浙江回到了宁夏。不仅如此,他还把他父亲张式春和弟弟张曼林同时拉到了西大滩。
“多么好的青年啊!”韩觉民发自内心地赞赏张曼新,两个人成了忘年之交。
一年后,韩觉民调到银川市公共汽车公司任党委副书记,在离开第八生产队时,因行程紧张,没有见到张曼新,就匆匆离去了。
到了一九七一年初,自治区党委召开落实政策经验交流会,会议地点在自治区交际处礼堂。
参加整个自治区落实政策经验交流会议的,有来自自治区所有专区和十几个县以及基层大单位的一百多名负责落实政策工作的领导同志,还有自治区党委落实政策领导小组的负责同志和自治区党委落实政策办公室的负责人。
当会议主持人宣布“请农五师党委落实政策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他们落实政策的经验”时,与会同志的目光立刻凝固了,只见年仅二十七岁的张曼新大步流星地走到**台,礼貌地向参加会议的领导和代表点头致意,从容地坐在扩音器话筒前,不惊慌,不怯场,手持讲稿,却不照本宣科,提纲挈领地讲了他们落实政策的做法和体会,言简意赅,条理分明,并附以大量鲜为人知的活生生的事例,使二十多分钟的发言生动活泼,精彩纷呈。
张曼新发言结束后,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同时,引起台下与会代表们的纷纷议论:
“这小伙子是农建五师的什么人?”
“不是要求各单位负责落实政策工作的一把手参加么?莫非他是农建五师的什么领导?”
“我看不像。”
“如果不是领导干部,怎么会对落实政策工作讲得这样头头是道,又活灵活现?”
“不管他是不是领导干部,就冲这个发言,我看这个小伙子是个人才。”
如果说与会代表对素昧平生的张曼新的精彩发言感到惊奇的话,那么坐在**台上的彻底平反后身为自治区党委落实政策领导小组成员和自治区统战部副部长的韩觉民不仅只是惊奇而且还要加上惊喜了。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十来年不见,这个张曼新进步这么大呀?”韩觉民心里高兴极了。他以为此时张曼新至少是一个处级干部了。
会议一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