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柠摇了摇头:“那生意是张向阳发现的,不是我。……算了,你会做什么?”
“会什么……我会做饭,成吗?不过做的不怎么好吃。”
“……别的呢?”
“别的?我还会唱二人转,不过唱的不好听。”
徐柠无奈,道:“你不是还会下围棋吗?看你水平还不错。就去教小孩下围棋吧。”
“啊?你没开玩笑?”
“没跟你开玩笑。你没听说吗?中日围棋擂台赛现在可正热呢,学下围棋的多了,你现在准能收一波学生。一个收两块钱,教十个那就是二十。正好,现在课少,论文也不急。你抽空去学校门口跟公园转转,挣个生活费不成问题吧。你要是多拉几个人去教,你抽成,那挣得更多。”
“好,好吧。我试试。”
……
曾军那事还没消停,陆明突然又找了过来。
“小徐,你过来,我跟你说个事。”
两人来到路边,陆明抽出一根烟,点着了。他的状态看起来不大好,有明显的眼圈,整个人看起来很疲倦。
“我打算停薪留职,以后仰望杂志跟我们所的科普版块,得别人接手了。”陆明说道。
“停薪留职?为什么,您……不会要创业开公司吧?”徐柠惊讶道。
为什么他这么猜呢?因为太多了啊。中关村这几个月多了四十多家科技企业,聚集成了电子一条街,嗯,就一个几十平门面房的那种科技企业。都是科研单位的人停职创业的。
“对。”陆明点点头。
好吧,徐柠表示一点也不奇怪。
中关村这会最有名的科技人员停职创业的榜样是陈淳先,最知名的公司则是“两通两海”。
不过,让一群年纪平均三四十岁,几乎没接触过市场的科研人员去创业,不用想都知道多不靠谱。大部分人并没有什么商业天赋,开拓市场什么的更不擅长。
到了后来,基本都没什么大作为,只有一个联相成了。
“您开公司,打算做什么?”徐柠问道。
陆明有些为难,半晌才说道:“我看有卖电子表的,我也打算卖这个。”
“……”
徐柠真的很想问一句,真不是开玩笑?您一个搞科研的,开公司,就为了摆摊卖电子表?
“说实话,我其实还没想好做什么。但现在也顾不得了,别管做什么,只要能赚着钱都成。”陆明有些无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