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过了一阵,太清真人周身紫气消散,缓缓抽回手,孟笑离感觉头顶的温热逐渐消逝,身体也无比平静,无欲无知,不争不乱。
孟笑离缓缓睁开眼,顿觉耳聪目明,神清气舒,麻利的站起身,抬手向着虚空发一发力,仍无丝毫变化,孟笑离疑惑不解,转头看向太清真人,问道:“这次我能感觉到自己内里加身,怎么还是使不出来呢?此前与人交手,突发一阵猛力,也不知从何而来。”
太清真人面上始终含笑,一扫拂尘,颠了颠道袍宽袖,淡淡然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你如同一个无底的罐子,潜能无限,事态紧急时,情绪激发,唤醒的是潜在之力,现下又使不出,也不必操之过急,尽管自在而为,属于你的总会回来的。”
孟笑离似懂非懂,向太清真人作揖道:“刚刚幸有真人用内力规正晚辈的气脉不乱,感谢真人指点。”
太清真人忽然仰头,冲天爽朗一笑,道:“好说好说。”
龙野道:“一个‘道’字,玄之又玄,我等愚笨,总是一知半解。”
太清真人手捋长长的白须,摇头讲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贫道见龙大侠对‘禅道’颇感兴趣,不如留在武当,参悟道法,有所领悟,再去不迟。”
龙野忙拱手道:“晚辈受宠若惊!”
太清真人走到崖边,挺身远眺,道:“‘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生成天地,养育万物。但它也遵从一个盈亏有度、此消彼长的运动过程。天道的运行,就好像拉弓射箭一样,有张有弛,消长有度。当天道亏缺时,就需要增益之;当天道盈溢时,就要自我排解。我派中诸多经典,例如开元道藏、上清经、灵宝经南华真经、阴符经、玉皇经、太平经、黄庭经、心印经、太上经戒等等等等,经文博大精深,每一部读一读都受益终生。”
龙野如童学生一般,站立在侧,对太清真人道:“穷诸玄妙,若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
太清真人在微风中面对龙野谈笑风生,拂尘清扬,紫袍翻飞,眉开眼笑道:“龙大侠是有慧根之人,无论从佛还是从道,都会有所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