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望着昌平城常宇还是下令就地休整半小时。
人下马,马下鞍,罗塘等人已经支锅煮雪为水,他们三十余人相当于这支队伍的勤务兵,当然此时他们也大概知道自己这位管家的身份是多么牛逼,虽知之不清,但能指挥那么一支队伍自然不是一般人,可想那主家该是多牛逼了。
常宇和吴孟明下车,站在旷野中伸着懒腰闲聊,望着不远处的昌平城若有所思,士兵们都已下马舒缓筋骨或小解又或相互走动扎堆闲聊。
唯独常宇的部下的那三百太监独立成团,窝在一起不与锦衣卫和府军前卫们走动,一个个的默默的吃着干粮,偶尔望向那些锦衣卫府军卫也是一脸的不屑,即便对方也若有若无的嘲讽表情。
要知道常宇之前在成国公府大骂朱纯臣时把那些太监先贤们捧到文能定国,武能安邦的一番激扬言辞早已传遍宫内,让太监们立感自豪。
特别是这些太监军们更是信心爆棚,加上常宇总是时不时的瞅准时机就给他们洗脑打鸡血,所以这三百人自卑之心渐去,取而代之的是日渐自信。
一杯热水下肚,身子也暖了不少,常宇随即下令继续进发,也就是在这时,从昌平城内奔来一队人马。这是来查证,毕竟莫名出了一直军队,之前也没什么消息传来。
很显然崇祯这次又干了一件破天荒的事情。
按照常规不管是出征军队,还是押饷队伍,但凡用到军队出行的必然要经过兵部和五军都督府。
简单来说这两个部门的区别,五军都督府有统兵权但没调兵权,军部有调兵权但没统兵权,所以按理说常宇这次出行,应该由兵部调集指定人手,由五军都督府点将出行。然后放出兵符沿途告知,方便行军。
但这次是崇祯一句话,啥事都由常宇给办了,就这么大喇喇的出京了,而此时估摸兵部和五军都督府都还蒙在鼓里,可以想象回头得到消息的那些内正事无能,扯淡一流的内阁又要死磕崇祯了。
查证之后,常宇的队伍并未进入昌平,绕城继续朝西北方向进发。
一路向北,到达居庸关的时候天色已黑。
居庸关东起西水峪口黄花镇界九十里,西至坚子峪口紫荆关界一百二十里,南至榆河驿宛平县界六十里,北至土木驿新保安界一百二十里。以起最难端算起,距离京师一百二十里。
作为京城咽喉,这个北大门一直都是重兵把守,对于进出都有严格的规定,何况常宇这支人马没有兵部的任何通关文件,所以查证相当麻烦,这个时候就要吴孟明出面了,锦衣卫的招牌不管到哪里都吃的开。
这种事情常宇自然不会出面,当然他出面也没啥效果,所以落得清静,队伍在关内暂停歇息,他便下了车。
车外寒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