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吃呗,还能咋滴”
当金尚戏谑地说着笑话的时候,梅逢春还有点不服气,大声反驳着。
“不吃总行了吧?闻着味都够难受的”
“久居兰室不闻其香,久居鲍市不闻其臭。你这样的内行,到底只是少数。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
听到这种话,梅逢春似乎又见到了小时候,自家小表弟口没遮拦,大放厥词的模样,恨不得上去揍他几拳,将那张臭嘴给缝上。
还好,多年的修身养性有了效果。
强忍住心中不爽利的梅逢春耐着性子一遍遍地试唱,等回到家后,冷静下来,那股烦闷的思绪又浮上心头。
仔细琢磨着这些年的点点滴滴,包括求学经历,私底下见闻,以及朋友之间的闲聊,越发觉得金尚的判断,极有可能是对的。
想到未来的音乐圈,会是一个彼此比烂的世界,一阵阵无力感袭上心头。
至少,我要有所坚持,绝对不会同流合污。
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门口传来了敲门声。
“小春姐姐,吃饭了!”
“我马上就来。”
二灰回来之后,很殷勤地叫堂姐去吃饭。
梅逢春的二伯父,长子已经大学毕业,在自家企业里面历练,两个女儿还在上学,最小的弟弟“二灰”,大名叫梅文龙,因为长子叫梅文辉,小儿子的乳名就叫“二辉”,叫来叫去,这个皮猴子就成了“二灰”。
至于为什么不叫“小灰”,梅逢春家还有个比梅文龙小两岁的“三灰”。
京城的小名就是这么随便,南家兄弟的大彪小彪也是如此。
走进餐厅,梅逢春就见着姑妈梅杏红和二灰在等着。
“就我们了?”
“有应酬!”
“喔!”
如此结果,倒也常见。
梅逢春会时常落脚二伯父家,是因为离学校比较近;梅杏红则是想要离金家近一点,再加上几个兄弟也担心她一个人会出什么事,所以经常将她接过来小住。
二伯父一家生意繁忙,应酬较多,经常不在家,有两个大人看着家里的小孩子也是好事。
火急火燎的二灰吃完饭,又要去外面玩耍,被梅杏红瞪了几眼,乖乖地回房做作业。
梅逢春笑着劝道:
“已经放暑假了,小孩子适当放松一下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