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说快也快,转眼的功夫就过去了一年,1958这年的中秋节,新北钢厂总共放了三天假,从农历八月十五这天开始算起,一直到农历八月十八这天才开始上班。
前文书说过,新北钢厂分两班倒,农历八月十八这天早上,工厂里上白班的员工一大早就来了,这期间田二爷和叶家俩口子都被安排上晚班,所以白天不当班,都搁自家睡觉,一直到了夕阳西下,和上夜班的工人一样,田二爷这才从家里赶来。
而农历八月八月十八这天夜里,田二爷还曾见过叶婵娟。
话说当天前半夜和田二爷当班的老赵头儿一直闹肚子,上班不到两小时,上了好几趟茅房,田二爷一打听这才知道,敢情中秋节这段时间老赵头儿在酒席宴上吃坏肚子了。
说老赵头儿他们这个村子有户人家娶媳妇儿,娶媳妇儿的这户人家搁解放前,那绝对称得上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大财东,解放后虽说被官面儿上查过几次,但也无伤大雅,家里依旧是不缺钱。
旧社会越是有钱的人家,越是讲究排场,不论红白喜事,怎么热闹怎么来,解放后移风易俗,像这类的活动就不能大办特办了,讲究尽可能的从简,城里还好,毕竟皇权当头,基本上都照办了,但城外的乡下人家可不管这些,权当作一纸空文,正所谓“山高皇帝远”,官面儿上即便想管,那也管不着,就跟秀才遇到兵同一个道理,只得睁一只眼闭只一眼,任由他们去,所以解放初期,城外的乡下人家办酒宴啥的,依旧和民国时期一样,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就连死了人,大多数人家还是选择土葬的方式。
咱们是闲篇少扯,话回当下,说这户财东家娶媳妇儿,大喜的日子,怎可能从简?非得是怎么热闹怎么来,不说别的,光是酒席宴,那绝对称得上是一等一的,什么七大盘八大碗,更是不在话下,流水的席面,敞开肚皮随便吃。
好不容易逮着这么个机会,他老赵头儿岂能放过,作为乡里乡亲的,老赵头儿随了几个份子钱,便开始了胡吃海喝,由于长时间没吃过啥好东西,如今肚子里有了几分油水,就开始闹肚子了,硬是拉了好几天,整个人都虚脱了一圈儿,还不见好转。
田二爷觉得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就叫老赵头儿请假回去休息休息得了,老赵头儿没说啥,拖着个半死不活的身子便去往了领导的办公室请假去了,再后来也没回来过保卫室,估计是回员工宿舍休息去了。
老赵头儿走后,整个保卫室就剩下田二爷一人,本想找个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