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应。
司马瑕自立为晋王,拜祖逍为骠骑大将军,占据了江北三郡之地,成为一股全新的力量。
羊献容自知前赵大势已去,她痛定思痛,下定决心舍弃皇位,向祖逍投诚。
327年春,羊献容宣布前赵向晋王投降,其子被封为赵王,司马暇恢复晋之国号,登基为帝。
祖逍录尚书事,总领天下兵马,嵇胗为丞相,暂时定都许昌。
庾太后感受到了威胁,决定传召天下讨伐,温峤和王导极力反对,被罢官。
王羲之的姨夫卫太守接到朝廷的命令,要求他攻打司马暇,此时祖逍亲自前来面见卫夫人,在王羲之的帮助下,终于说服了他起义。
而司马暇则潜入荆州,劝说司马承加入,在看到他的容貌后,终于相信了司马暇的身世。
荆州倒戈,令得司马暇的地位收到了天下晋人的认同,也让石勒感到了危机。
石勒派使者如入建康,想与庾太后联合对抗司马暇,承诺事成之后,平分江北之地,并且永不挥兵南下。
朝中分为两派,一派赞成,一派坚决反对,吵得沸反盈天。
庾亮为了保住外甥的地位,最终还是答应了与石勒联合,此举导致东晋两极分化,苏峻和陶侃等一干老臣,归顺了司马暇。
大晋的地盘扩大到九郡之地,由于即将到来的大战,祖逍决定先解决前凉,免除后顾之忧。
石黑奴负责带兵收复前凉,以雷霆之势横扫千军,稳定了大后方。
成汉李雄病重,为争太子之位,其子与侄儿掀起了内战。
祖逍派人在中间煽风点火,几派人打得两败俱伤,是年秋,李雄被气死,成汉彻底陷入战乱。
石勒想趁大晋立足未稳,一举铲除,九月,兴兵十五万南下。
庾亮举兵应和,发兵八万,两面夹击。
祖逍与司马暇制定了各区域的战略任务,许昌、南阳、义阳、颍川和陈留为主战场与后赵大战,新安为辅助,梁州负责看牢成汉,防止突袭。
荆州、江阴和汝阴郡负责狙击南朝的部队,由于多年的积蓄力量,大晋第一次全面亮出了自己的实力。
战争一开始就进入了胶着状态,紧接着严冬来临,战事放缓。
石勒认为大晋粮食不足,想两面封锁,拖垮祖逍。
早在数年前,祖逍就已经开始建造雪橇和训练滑雪,除夕夜,天降大雪,千里冰封,降低了石虎的警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