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虚幻,其实一点都不虚,看崔斌宁死不屈就知道了。
若非北方汉人死心塌地的支持,忽必烈未必能够建立赫赫武功,也不一定争得过阿里不哥,南宋不一定就被破了。
临安城破,宋庭投降,忽必烈以为大功告成,停下了汉化的脚步。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万一忽必烈真的不继续深化汉化,现在不至于有改变,等他死了,说不定有人开倒车。
至于说汉儒认为的最佳继承人——皇太子真金皇太子不一定活的过皇帝呢,并不能保证以后。
所以许衡见缝插针,对忽必烈进谏。
忽必烈又道:“君臣相得,卿自直谏,朕定采纳。”
于是,许衡开始提建议,第一条就是弹劾阿合马要求保证国子监钱粮供给。
许衡本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因为阿合马断了国子监学生钱粮而辞职,此次复起,乃是太史令王恂举荐。
忽必烈便召回了许衡,依旧是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同时主持太史院,总领新历修编事,而大名鼎鼎的郭守敬是他的副手。
经传、子史、礼乐、名物、星历、兵刑、食货、水利许衡无有不精,再过三十年,江湖会有“北许南吴”的名号。
此时的“南吴”吴澄尚且年轻,他站在温州城外,看着河面上的码头,叹道:“只见船帆云集,便知朝廷有所作为也!”
旁边,同样赶来参加科举的邓牧接道:“官家虽幼,睿智天成,又勤政仁厚,是以百姓安居乐业,社稷中兴有望。”
“是以我等来投,否则不如隐居乡间。”吴澄说道。
闲话中,两人结伴进城,一路打听到了集贤阁。
尚未进门,就有人迎过来问道:“小人秦二,集贤阁招待,二位高贤可是投名科举?”
“正是。”吴澄问道。
“二位请随我来。”秦二在前带路时又说道:“中枢官吏不备,多有欠缺,便如小人本为酒楼伙计,受雇而来,若有不周之处,多多包涵。”zw.
“无妨。”邓牧问道:“参加本次恩科者几何?”
秦二回道:“截止目前已有三千六百余人来投,二位是今日仅有两位,想来不会再有。”
“吾观你为人机巧,何不参加此次恩科?”吴澄问道。
“小人倒也认识几个字,只是做不得文章,殊无可能。”秦二回道。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江湖无水 作品《宋末:我要做中兴之主》八十九 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