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津站在窗口放眼整个梧桐坞,这个村庄是天然与艺术的融合,美不胜收。耳边是铮铮淙淙的筝声,吴茱萸正在琴室里练琴。他马上就要参加附高校招考试了,正在马不停蹄练琴,哪怕母亲的眼泪也无法叫他分心。
周小津打心底里心疼吴茱萸,真是个懂事又上进的孩子。
他走进琴室,吴茱萸抬头看他,但手上的动作却没有停,周小津示意他继续,于是吴茱萸又投入练习中,周小津便倚门看他练琴。
小半年工夫,这孩子的筝艺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周小津不由在心里慨叹叔叔周又宫教学水平高超,同时又赞叹吴茱萸的勤奋,这势必是每天都耗在琴室里,才会有如此进步。
吴茱萸一曲弹毕,抬头期待地看着周小津,问道:“周老师,我现在弹得怎么样啊?我有希望考上附高吗?”
周小津笑着点点头说:“很有希望,加油!”
周老师不再是像从前那样给他指出很多错误与缺陷,而是直接肯定了他,这让吴茱萸内心雀跃,充满了希望。他想起了什么同周小津说道:“周老师,您还记得宋老师吗?”
宋家姐妹,周小津当然记得,就是不知道吴茱萸说的是姐姐宋子茵还是妹妹宋子桥。
吴茱萸说的是宋子桥。
宋子桥这段日子一直在痛定思痛,和居晚秋母子重逢后,她就受到了很大的刺激,她也终于认清一个事实,过去她的确盲目自大了,她的古筝技艺根本就是半桶水,经过一段时间的内心挣扎之后,宋子桥决定从头开始,她要暂停古筝教学工作,好好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
和宋子茵比起来,宋子桥的性格完全不一样,宋子茵安于现状,温吞水,宋子桥却是风风火火,有追求有理想,有自我要求的人。要强的个性注定了宋子桥不可能认输,既然和专业老师有差距,那就努力追赶,使劲缩小这个差距好了。
于是宋子桥决定来一趟说走就走的研学之旅。
她向张广军提出了辞职,画安太小了,她要离开闽南小城出去外面闯一闯。去哪里闯才好呢?学生吴茱萸是她唯一的路子了。
“你说宋老师想跟我学古筝?”周小津吃惊地看着吴茱萸。
吴茱萸点点头。
周小津不解,那么多古筝大师,宋子桥既然想要精益求精为什么选中他呢?吴茱萸说:“宋老师说,您年轻,课费肯定比其他人便宜。”
话音落,周小津就咳嗽起来,这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