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想,龙飞凤舞地写下了两幅字。
“这第一幅字,多谢杨小友亲自下厨做的这道东坡肉,老朽半生飘零,尝尽四方美食,厨艺上说来,小友可谓当世第一人,老朽佩服。
这第二幅字,自当献给这随缘春,世上有此美酒,乃天下文人之幸。”
赵頵和杨怀仁一同走到东坡先生身后,把这两幅字念了出来。
第一幅:“烹东西南北四方菜肴,品酸甜苦辣百味人生。”
第二幅:“亭前诗翁把酒樽,欲问美酒何处寻?仙童远指瑶池宴,老君桌上随园春。”
念完了,三人相互对视一笑,又再举起了酒杯。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三人皆醉。
杨怀仁后来才得知苏轼此次回朝,除了述职,只为送三子苏过参加科举,高太后念其才,本准备复其翰林院大学士之职。
可东坡先生早已厌倦朝堂上无休止的纷争,借年迈ti力不支的借口婉拒了太皇太后的好意,回京后只走访了几位往年好友和学生,又去继续他豪放惬意的人生了。
包装的问题解决了,有一位王爷的题字和一位大文豪的题诗,相信这随园春会一炮走红。
杨怀仁又联系了那十几家卖牛肉面的合作伙伴,准备八月初一同一天,让随园春在这些酒楼里同时上市。
准备离开王府的时候,杨怀仁惦记着王爷书房纸库里那堆成山的上好宣纸,准备顺手牵羊再拉上两车,反正老赵家有钱,不拿白不拿,拿了也白拿,所以,为何不拿?
王府的内侍早知道杨公子就喜欢笔墨纸张,而且他和王爷虽然认识时间不长,但王爷平日里总念叨杨公子的好,所以不但不拦着他,反而帮着他搬运。
不知从哪儿冒出一个十三四岁的小丫头来,拦住了杨怀仁的去路。
“蟊贼!你好大的胆子,偷东西偷到王府来了。”
说着小丫头手里的长鞭就冲着脸抽了过来,杨怀仁赶忙抬起手里抱着的一卷宣纸去挡,只听“啪”的一声,鞭子抽在了纸上,抽出一条深深的凹槽。
杨怀仁本已喝的醉醺醺的,这一下清脆的鞭声一下就把他抽醒了,看着那道深深的凹槽,心道不好,这要是抽在身上非得连皮带肉抽花了不成。
再去看面前这位丫头,一身翠绿的裙裳,蹬着一双粉se的绣花软靴,两只灵动的眼睛瞪得圆圆的,一对俏皮的眉mao蹙成了个倒八字,鼻翕一张一合,一张樱桃儿般的粉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