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田青山。
这里那是大周西南边陲的一座小城。
四面环山,进出的路都是山路。
数年前,大周朝廷号召当地百姓出工,朝廷出钱,修建了一条宽约一丈的小路,总算是让出行方便多了。
可这些年,田青山的经济发展却一直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这里的大周百姓,似乎从享受到大周发展带来的红利。
他们的生活,依旧过的十分艰辛。
如今,田青山的年轻人们,有不少人离开了生活的小镇子,已经出去外面闯荡。
每当他们回来时,才会带来一些外界的新鲜事物。
也正是如,才不至于大周西南的这个小城过分闭塞。
这天,朱成峰刚好动私塾中回来。
想着自己这次,要去县上考取秀才功名,需要十多两银子的盘缠时,朱成峰顿时神色为难起来。
必定,今年的他已经十八九岁了。
按照他这个年纪,好多田青山的年轻人们都已经结婚当爹了。
而他,依旧还在私塾中读书。
怎么看都有些不伦不类。
很多时候,朱成峰已经成了田青山的笑柄。
只是,打自己表面上却不说什么而已。
“爹!”
朱成峰喊了一声正在给牛填草的朱老五。
朱老五眉头紧皱,不由叹了口气。
“成峰啊,我们家什么光景你又不是不知道?如今,阿爹哪有十几两银子供你去考秀才?就算你考上了又能干啥?呆在田青山教书?”
朱老五一身怨气。
这些年,虽然朱成峰读书不要钱。可别人家的孩子都已经开始贴补家用了。
自己家的这个大小子,却是一个吃干饭的。
一想到这里,朱老五就有些生气。
刚好趁着这次机会,他也想把朱成峰休学的事情说清楚。
“成峰啊,不是爹不让你读书。而是我们家的情况真的不适合让你继续读书了。”朱老五道。
朱成峰一脸失望。
很快,他又道:“爹,我这次是最后考一次,若是不成功,以后我也不再提读书的事情。”
“哎,可爹真的没有银子给你读书了。”
朱老夫叹了口气。
正要失魂落魄的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