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的意思了。
在《湄公河行动》之后截止当前为止, 张函予共上映了两部由他担任男主的电影——去年5月上映的《抢红》以及去年圣诞节上映的《追捕》, 票房分别为1625万和1.06亿。
别看《追捕》的票房勉强过亿, 但是要知道这部电影可是名作翻拍,而且绝大部分场景都是在日本拍摄, 邀请了福山雅治、河智苑、国村隼、竹中直人、仓田保昭等多位日韩明星,仅制片成本就高达两亿,宣传费用也不低, 等于说起码血亏1.6亿。
不愧是你吴雨森,本以为《太平轮》之后应该没有傻子再相信吴导了, 如此看来娱乐圈傻子还真不少!
这两部电影票房惨败,自然导致张函予的商业价值以及票房号召力急剧缩水, 本来张函予在此之前担纲主演的三部电影——《智取威虎山》、《老炮儿》和《湄公河行动》票房口碑双收,行情直线看涨, 眼瞅着一尊实力派老炮即将封神,没想到立刻就栽了两个跟头。
这对他个人的影响自是毋庸置疑,整个18年都没有任何一部主演电影上映,仅仅只是在《红海行动》里面客串了一下。直到19年国庆节上映的《中国机长》大卖29亿才帮助他挽回颓势,重返巅峰。
如果《中国机长》接在《湄公河行动》后面,那四连爆的张函予自然可以顺势跻身内娱电影演员的第一梯队,跟吴景、沈腾、黄博等人稍微挤一挤……
但错过了就是错过了,最关键性的一步没迈过去,那他这辈子估计也就只能永远屈身第二梯队了。
不过这对袁华来说并不算坏事,毕竟张函予的票房号召力不稳,岂不更加凸显了袁华的重要性吗?毕竟《湄公河行动》双男主电影里面表现都很出色,孰高孰低不太好说。
既然事实已经证明了张函予的票房号召力并没有预计的那么可靠,那么是不是可以由此反推,在票房里面袁华所占的贡献要大得多呢?
正当袁华浮想联翩之际,小助理兴冲冲的跑进来,为袁华带来一则喜讯:
“老板,咱们的股票涨停了!”
袁华不仅精神一振,立刻坐正身子追问道:
“现在多少了?”
方静语气振奋的回答:“每股18.5,总市值已经1180亿了。”
袁华掐指一算,这么说自己持有的股票市值已超过600亿RMB喽,完美!
袁华随即掏出手机查看,微博热搜第一就是——华章影视复牌一字涨停,封单近90万手。
华章影视去年12月28日以“重大收购兼并”为由向深交所申请停牌,为期三个月,于今年3月28日申请复牌,今天就是华章影视复牌的日子。
华章影视IPO的时候, 总市值为638亿R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