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为秦国修渠,灌溉四野,秦将获利百年!”
秦王宫中,来自韩国的使者郑国滔滔不绝的说着,旁边的韩公子安也面带笑意,时不时附和几句。
费了半天口舌,秦王看上去倒还有些兴趣,可秦相吕不韦却是闭着眼睛,也不知听进去没有。
韩安心中有些不安,本以为吕不韦重利,予以重金收买便可,谁知送去相府的财物原封不动的被退了回来。
“为我秦国修渠?兴我秦国农业?”
赢子楚脸上露出一丝笑容,韩国有这么好心嘛?
如今韩国正在危急存亡的时候,反而一副为秦着想的样子,这让他不禁想起了秦对赵的长平之战。
当初秦国攻下上党,韩国却转手将上党送于赵国,赵国虽知韩国是想挑起秦赵征战,而保全自己,却无法抵挡巨大的诱惑,最终导致了长平之战。
韩国无大智,而有小谋,在这种阴谋诡计的事情上,无人能出其右。
然而他的脸上仍旧带着笑意,道:“韩使诚恳,相邦以为如何?”
其实他已然有些动心了,韩国无非是想使秦疲惫,不得攻韩,他也不是贪得无厌之辈,饭要一口一口吃,真逼急了韩国,秦国也未必好过。
而修渠一事,于秦确有好处,郑国乃是有名的水利大家,料想韩国不敢在此事上欺瞒作伪,否则等待它的便是灭顶之灾,只需休养生息,将来秦国图谋的何止一国?
吕不韦缓缓睁开眼睛,面无表情道:“大王,臣不懂水利,于此一道,实乃外行。”
吕不韦这么说,其实赢子楚心中已然有数,他对这件事与自己意见相左,但为人臣,处事圆滑,也不明说。
嬴政在一旁将两人的表情尽收眼底,一早他来给赢子楚问安,却被其留了下来,有心让他也听听。
韩安微微笑着,拱手道:“秦相不解,便请郑国为您解惑。”
说罢,使了个眼神,郑国便指着墙上的一副舆图道:“请秦王和秦相一观。”
“郑国所想,此渠起于仲山,将泾水与洛水相接,引泾水向西到达瓠口之地为首,此地西北高而东南低,正好沿山南麓引水一路向东而至洛水,长三百余里,此渠若成,可灌溉秦国良田四万余顷!”
说罢,韩安急忙对着吕不韦笑道:“相邦大人觉得如何?”
吕不韦轻笑着点点头,扭头对赢子楚道:“大王,修渠之事非同小可,不若明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