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那日刘纬房中一声尖叫之后,宅中便多出些规矩,除了素娘和崔兰珠,其他人不再伺候刘纬起居,夷陵老人对此抱怨不已。
冯婉娘也就多出个狐狸精的绰号,平心而论,若是刘纬已成人,她肯定会委曲求全、逆来顺受,绝不至于失声尖叫。
可那只非礼之手,仅仅九岁,又能怪谁?
阴差阳错之下,冯婉娘的日常彷徨倒是没了,再也无人提及去留。
唯独山茶是个令人尴尬的存在,每次看见冯婉娘总会眼泪汪汪的嘀咕“坏人”,引来一众乡亲同仇敌忾。
冯婉娘半生都在看人脸色行事,哪能坐以待毙,有空就黏着崔婉娘和刘娇,尽展赏心悦目的一身所学,三人亲近不少。
这天傍晚,刘娇在冯婉娘怀里腻歪,冷不丁的来了句:“为什么呢又小又没奶”
素娘破天荒的呵斥刘娇一句,崔兰珠则是笑的上气不接下气。
冯婉娘再次夺路而逃,迎面撞上刚刚下学的刘纬,抄自秘阁的书稿散落一地,又是一声洞彻南北两院的尖叫。
戴朝宗闻讯赶来,乐得直不起腰,“你再这么胡来,我可要告诉我娘了。”
纷乱之即,众人终于达成共识:郎君真的长大了,三番两次动手动脚,大白天都忍不住
刘纬欲哭无泪,正想借这个机会好好立立规矩,常长乐突然来报:三班借职李正言递贴请见。
刘宅最近来宾不少,多为家中小儿女入学而来。
自从刘纬入宫伴读,顺便收下内侍省代上党李氏支付的两份束脩之后,生源一事已然落定。
无论太后李氏用意如何,都引来京师勋贵翘首以盼,多出一个从九品不值得大惊小怪。
但这李正言乃南唐后主李煜唯一嫡孙,其祖李煜、其父李仲寓先后逝于东京,均引发江南骚动,惹无数遗老巷哭。
这样的李家怎能不为当权者所忌?间接促进江南为官禁携眷属等权宜之计逐渐制度化。
向来以幼童自居、天不怕地不怕、神鬼不敬的刘纬犹豫不决,既对历史悲剧好奇,又不愿被人曲解成:本朝祥瑞捧前朝臭脚,继而引发整个北方士林不快。
“本想替郎君推了,但这位李官人的名帖里面还夹有惟净法师拜贴。”常长乐佩服的五体投地,五六十的官油子都不一定能有刘纬这般老谋深算。
“秃驴害人之心不死,那就迎吧,等我换身衣服。”刘纬对惟净的心思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