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顺口溜:四肢骨折皮不破,折在中间好调护,若是骨头近臼折,拽起捏平易松动。老先生右腿骨折虽然没有错位,但是离膝部关节太近了,不如左侧容易固定。”
大伙儿听她说的头头是道,都说:“我们都不懂,你俩是内行,那就赶快动手吧。”
赵玉树开始有条不紊地布置任务。
她说:“师哥,我们现在开始给老先生接骨,我负责近端,你负责远端,还有再景哥,麻烦你把我带来的黑膏药烤上,多烤几贴,一会儿要用。”
张再景答应着,让章家仆人找来几根蜡烛点上,从赵玉树带来的药箱里,找出几贴黑膏药,开始烤上。
其他人都是外行,根本插不上手,只好远远地站在一边,看他们忙活。
正骨行话说得好,若想合先得离,说的就是骨折错位后,要想接好,先要把错位重叠的部位拉开,这叫做拔伸。
刘春峰站在炕下,说了声“老先生对不住了”,抱住伤者左脚水平向外拉,赵玉树双手环在伤者骨折处,用拇指和其余四指的指腹轻轻地触摸,一会儿按压,一会儿提托,一会儿捏揉,嘴里还不停地和刘春峰交流着:“轻拉一下,好,挺住,松一下手,好,再松一点点,好,就这样,挺住了,轻轻往前挤一下,再挤一下,好,挺住不要动了,三块碎骨已经复位了,再景哥,把烤热的黑膏药递给我,再过来给我搭把手。”
张再景脱鞋上炕,跪在赵玉树对面,按照她的吩咐,将黑膏药围在骨折处,一一贴好,四角熨帖后,赵玉树将准备好的长夹板放到合适的位置,张再景帮她扶着,她倒出手来,用干净的白布条将夹板缠好,又试试松紧度,才将两头系好。
刘春峰轻轻放下章老太爷的左腿,和右侧对比了一下,不长不短正好,他不禁松了一口气。
右侧大腿的骨折处比左侧处理起来容易得多,围上一圈黑膏药,小夹板固定到膝关节处就可以了。
但是,表面上看起来简单的,结果未必就好,因为折线太靠近关节了,固定之后稍不注意,伤者活动幅度稍微大一点,骨折处就容易再次开裂,短时间内难以愈合。
整个治疗过程,章老太爷只轻轻“哼哼”了几声,并未像大家预料的那样大喊大叫,可见赵玉树他们的手法是何等的娴熟和轻柔。
看得出来,章老太爷对整个治疗还算满意。
他外甥伏在耳边问他:“老舅,骨头固定好了,你觉得如何?”
他轻轻“嗯”了一声,说:“他们倒是给我绑把好了,能不能长好,现在可不好说。”
他外甥说:“别看两位大夫年纪轻轻,手头上倒也利索,张大夫这边方子也给您开好了,老舅,您看这诊费…...”
章老太爷朝着外面喊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