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秦锋给李唐发财大计里面,最重要的就是酒,其次是水泥。
之所以最看重这两样,水泥的缘故是靠着工部来兴建水泥厂,要想在大唐铺开混凝土的摊子那鬼知道要到什么时候。相反,靠着这些宗室子弟就不一样了,秦锋可是调查过,许多王爷的封地不乏石灰矿和粘土矿。
这时的大唐封王,可还是有封地的,王爷是需要就藩的,只是不再有军权而已。
至于酒,看看中国古代的酒类专卖政策,就知道在缺乏娱乐的古代,酒有多重要了。但是,考虑到大唐初开国,粮食虽然不缺,但为了以防万一,秦锋放出来的是果酒酿造方法。
前世秦锋虽然不好酒,但针对的是白酒和啤酒。闲暇时期,秦锋是喜欢自己酿点橘子酒、苹果酒或葡萄酒的。
随着西域的开通,葡萄的传入,目前在京畿省、河南省、山东省都有不少人种植葡萄,只不过大部分都是世家豪门种的用来解口腹之欲而已。而恰好,这些拥有葡萄产业的世家豪强,尤其是河南山东两省的那些,大部分都是李唐要打压的对象。
而京畿省的拥有葡萄产业的世家豪强,基本都和李唐宗室交好,许多人的嫡女都嫁给了这些王爷,放出葡萄酿的方法,这些王爷都不用担心原料的问题,直接找亲家商量合作的就行了。这样一来,就能进一步的将京畿省的世家豪强和李唐绑在一起,也割裂世家豪强们的利益联系。
李家众人都很满意这个发财大计,这时候的李家宗室就没有笨蛋,他们也看得出来,宗室子孙过于膨胀的坏处。但问题就在于,重农思想占据主流的时代,在没有打破这种思想禁锢前,很难有人想到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
秦锋只是打破了这种思想禁锢,将李唐宗室的眼光从单一的土地上转了回来。没错,粮食是很赚,无粮不稳。但问题就在于,李渊是决心大力打击土地兼并的,要不然李渊在给食邑封赏的时候,也不会那么抠抠搜搜。
能够多给钱粮,也不愿意多给地。
而且相比小门小户的生产,建设兵团表现出来的大规模农业生产模式的优势,让李渊更是坚定了要将大量土地掌控在朝廷手里的决心。
建设兵团的农业方面不仅是大规模生产的优势,还有因地制宜专业化生产的优势。比如在田的干湿状况不同地形不同,建设兵团安排不同的作物轮作。除此之外,建设兵团还根据各地情况安排不同的畜牧生产和养殖业,比如在陇西地区,建设兵团就大力建设马场和养牛,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风影云影 作品《平行世界之大唐天策军》第252章 战争,打得就是机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