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朝堂一片寂静!
国子监祭酒杨忠书,浑身颤抖,眼圈发红,嘴唇嚅嗫着。
“陛下,苏大人诚不欺我啊。此词,堪称今岁词魁!老臣已经好多年没见过如此神作了!好词!果然是好词啊!”
轰!
杨忠书的评价,令所有人都炸锅了!
就算洪宣帝都难以置信!
杨忠书乃是当朝大儒三朝帝师,他什么好诗好词没见过。
一般作品他根本就不正眼相看的。
今天能对这首词有如此高的评价,就说明了一切!
杨忠书颤颤巍巍的走到苏泰身边问道:
“苏大人,这究竟是何人所作,还请大人相告。此人乃是夺席之才,我定要见他一见,与他讨教一番。”
众人都懵了。
三朝帝师竟然要向人讨教诗词,这说出去谁信啊!
这是多高的殊荣啊!
洪宣帝也开口道:“对,苏爱卿,朕也很想知道,这首词究竟是何人所写?”
苏泰尴尬一拱手:“陛下,杨老,微臣也不知,只知是一个坊间少年做所的,据说那人不过十六七岁的样子。”
轰!
大堂之上,再次陷入一片死寂!
良久,洪宣帝才回过神来,一脸疑惑。
“苏爱卿,十十六七岁的少年,当真?”
杨忠书也是满腹狐疑,“是啊,一个十六七的少年能做出这种老辣的词句,怎么可能!”
百官更是无人相信。
苏泰信誓旦旦道:“陛下,我已经调查过几名亲历者,的确属实!可惜他们不知人身份是谁。”
嘶!
倒抽冷气之声此起彼伏!
片刻后,洪宣帝忽然仰面大笑:“好啊,我大宇有如此卓秀之少年,何患不兴!苏爱卿,锦衣祠正在筹划修建,等建成之日,着礼部便将这首词刻于门前,以昭于世!让世人皆知,我大宇文有此等奇才少年,武有锦衣将军那般英雄,我大宇何愁千秋万世!”
“吾皇圣明!”
“吾皇圣明!”
众臣由衷赞成!
杨忠书却是仰天长叹:“哎,没想到我杨忠书做了这么多年文章,竟是不如一个初出茅庐的少年。惭愧!惭愧啊!陛下,臣老了,臣想告退回家,颐养天年,还请陛下恩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