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任何人。
这不单是技术本身,华夏人很多,或许有些人在某些方面比他强,他不否认。
但他相信,他的这种对球和技术的感觉,不是谁都可能有的。
而且,他指点的也不只是技术本身,指点的是他自己提高技术的那种感觉。这才是比技术更重要的东西。
周庭、温霄卿,包括魏潇,他们的成长都很快,虽然因为天赋不同,可能达到的水平参差不齐。但就那份意识已经超了很多同龄人了。
但也正是如此,魏潇还好些,本身性格跳脱,现在也只是稍微变的低调一些,看起来不算特别大。
周庭呢?
很多人都说,周庭和林幕很像,这要说没他的影响,可能吗?
他起初也觉得没什么。
可之前的时候,他突然有些了醒悟,蒋立的事给了他警醒。但要说彻底抛开,不是立时就能的。
太高了也不好。
林幕再次警醒,不但是对他自己的态度,也是对他往后的一种警醒。
林幕收摄了心神,专心的投入到比赛中。
虽然暂时不想了,也想着逐渐的改变一下。但还是那句话,一时半会儿是不行的了。
带到比赛之中,这份油然而发的心态和气质,让他在场上反而显得更加的显眼。
因为够澹然,够平和,更有些超然于物外的感觉。
彷佛他就是一个成年球员,一不小心踏上了青年队的赛场。
这种感觉,随着他一个个的球打出,以及和队友的互动,和对手的对抗间越发明显。
一时间,场上的球员感觉倒不太大。
可场边的教练,以及看台上正在谈论着蓬蠡队,以及林幕等球员的戴斌和胡进他们。
很难不把目光放在林幕身上。
而且,胡进通过戴斌的再一次提点,更加的注意到了林幕的跑位和进攻架势,以及,他所带领的蓬蠡队,所有球员在其带动之下的跑动。
既复杂,又简简单,但着实是有效的。
可这份有效他还是无法确定,是不是真的可以当成一种具有长远实效,不会因人而非的战术常态呢?
因为,一条线,或者即便是两条线,球员们,也都在跟。
是的,跟。
蓬蠡队的整个跑位的精髓就在这一个字上,他们算是把球队核心的定位意义,用到了实质了。
也是这个小孩啊,叫林幕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