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梨曾经看着秦小弟打理菜地时,趁她还没有反应过来,就随手在一颗菘菜间,捻起了一尾扭来扭曲疯狂挣扎的小蛇。
然后提起之后,面无表情的询问她,想不想晚上吃烤蛇,因为他手上这一尾蛇太细了,没多少肉,做不了蛇羹。
嗯,她吃的。
等回过神来,她已经从几天前的难以适应,到现在稀疏平常了。
人类可真是一种适应性强得可怕的生物。
秦家村周遭青山环绕,山林之间有许许多多狭长的溪流,这些细细蜿蜒的溪流最后会一起聚成宽河,汇入后山那一个巨大的深潭之中。
青山照影,从山顶上往下看去,那水潭清澈碧绿,又恰似一弯眼眸滴泪,故后人见之取名泪潭。
而秦梨随着秦小弟一路走去,确实发觉了田地间这一处纤细婉转的溪流,一经流转至远处后,也渐渐的变得宽了许多。
步行许久,眼见之处已是一片高矮不一的青蒿,各形杂叶的草树,放眼望去,水面沿着各处溪流涌入,已是变得宽了许多。
水波于其中暗涌,却瞧着却还算是平缓,清晨有水雾于其间弥散,隐约可见水面有点点游鱼跃出水面。
河虾并不同于螃蟹,喜爱栖息于那浅水溪流之处,搬开了那水中磐石,便可寻其踪迹。
而这些稍大一些的河虾,则更爱栖于水深之处,且这水深处两旁若是有极多的水草竖立,如是青蒿芦苇于两岸生长,则更是讨其欢心。
于是水中河虾便最是喜爱身于青蒿水草长枝旁,藏匿其中。
所以秦梨一到此处,仅仅只见此处水草丰美,水面平缓,溪流交汇处缓而不急,便可断定两岸水较为深处,定然有极多的河虾存于此处。
若是在此处放下长篓,不说满载而归,至少不会空手而回。
家中除了那十个捕获螃蟹的长篓之外,她又令秦小弟做了另外五个不同于捕获螃蟹的竹篓,这几个竹篓也都套上了那镂空似散状的竹盖。
然而这竹盖中间镂空的地方,比那捕获螃蟹的还要更小一些。
这是因为那水中的河虾,比那溪流中的螃蟹还要更加的灵活多动一些,所以为了防止这些河虾吃饱喝足后,便逃之夭夭溜之大吉。
她便让秦小弟在这几个竹篓外又增添了另一个圆柱形的竹盖,而这一圆柱形的竹盖所开之口则是在圆盖侧边。
如此一来双重保险,便能令那河虾逃出竹篓的几率更为渺茫一些。
只是对于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