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复制的,没见过他整本的作品。mef-fe
t6除士敏土外,我还有七幅连续画,名你的姊妹,前年展览过。他的刻法,据kol-lwitl所批评,说是很有才气,但恐为才气所害,这意思大约是说他太任意,离开了写实,我看这话是很对的。不过气魄究竟大,所以那七幅,将来我还想翻印,等我卖出了一部分木刻集----计六十幅,名引玉集,已去印----之后。
来信所举的日本木刻家,我未闻有专集出版。他们的风气,都是拚命离社会,作隐士气息,作品上,内容是无可学的,只可以采取一点技法,内山书店杂志部有时有白ト黑手印的及版艺术机器印的出售,每本五角,只消一看,日本木刻界的潮流,就大略可见了。
三孔乙己的图7,我看是好的,尤其是许多颜面的表情,刻得不坏,和本文略有出入,也不成问题,不过这孔乙己是北方的孔乙己,例如骡车,我们那里就没有,但这也只能如此,而且使我知道假如孔乙己生在北方,也该是这样的一个环境。
四欧洲木刻,在十九世纪中叶,原是画者一人,刻者又是一人,自画自刻,仅是近来的事。现在来刻别人的画,自然无所不可。但须有一目的:或为了使其画流的更广;或于原画之外,加以雕刀之特长。
五パルパン和パスoケール8的作品,我也仅在世界美术全集中见过,据说明,则此二人之有名,乃因能以浓淡,表现出原画的色彩来他们大抵是翻刻别人的作品的;而且含有原画上所无之一种特色,即木刻的特色。当铜版术尚未盛行之时,这种木刻家是也能出名的。但他们都不是创作的木刻家。。。。。。。
六引玉集随信寄去,一册赠给先生,。
七解放的dq一图,印刷被人所误,印的一塌胡涂,不能看了。注释:
1这里的前五则据收信人作木刻阿q正传一九三五年六月未名木刻社出版的后记所引编入。这些信约写于一九三四年至一九三五年间。后两则据收信人作鲁迅与木刻版画一文载一九四七年十月文艺春秋月刊第五卷第四期所引编入。
刘岘,原名王之兑,字慎思,笔名刘岘,河南兰封今兰考人,木刻家。当时是上海新华艺专学生,无名木刻社成员。
2呐喊之图据收信人回忆,指木刻画集呐喊。其中包括阿q正传、孔乙己、风波和白光四篇小说的四组木刻画。"首页第一张"综合刻有呐喊各篇小说的主要人物。
3the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