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身份,有钱拿、有饭吃、有瓦遮头,是必须要保证的。
除此之外,他才有资格考虑更多的事情,比如怎么成为富家翁、大地主之类的。又或者研究这持续时间极短,耗电贼快的‘暖宝宝’。
边走边想,周斌一不留神就挡在了一群人的去路上面,回神后抬头一看,原来是老刘家的出殡,刘家媳妇一身粗麻丧服披在身上,整个人的上半身都趴在由乡亲们抬着的自家男人的棺材上,泣不成声。
出丧队伍离周斌已经不远,已经有村民打算张口提醒周斌让开了。
周斌看清之后自己就马上跳到路边,连忙弯腰行礼表示告罪。
他刚才想事情没注意,在大路中间跟出丧的人家大摇大摆的对着走,实在是不妥,就算是在现代也是极为失礼的事情。
众人见周斌年纪不大,醒悟过来之后赶紧作揖赔罪,也就没放在心上,按部就班的撒着纸钱向村外走去。
在路边等着,打算发丧队伍完全过去之后在走的周斌这时却看见队伍后面有人跟他招手。
定睛一看,段清河也跟在送人的队伍里。
见段清河跟他招手,便走了过去,小声道。
“清河哥,啥事啊?”
“没啥事,跟我们一起去送丧吧。”段清河搂着周斌瘦小的肩膀,同样的小声说道。
“啊?这关我啥事啊?”周斌纳闷了。
“不关你事,只是既然都是同村,多些人送送老刘大哥,也让他多谢体面。”段清河唏嘘的说道,“原来我们一起喝酒的时候,刘大哥就吹过牛,等他死的那天,一定要是风光大葬。”
“哦,那好吧,反正我也没什么事情。”周斌无所谓的答应了下来,这种小事能帮就帮,他估计自己在这段家村还要待不短的时日,能混个好人缘,以后万一求人办事也好开口。
段家村本就是建在山脚下,被大山半包围起来的村落,以靠山吃山的传统形成了最基本的小村,经过百多年的时间逐渐发展壮大。
所以在村外的山上,有一片专门的坟地用来安葬村民。众人抬着棺材上山以后,村里的风水先生拿着罗盘看了看,掐指算了半天定了一个地方,众人就把棺材放下开始挖坑。
这段家村挖坑还有个习俗,不是单独的几个人挖,而是在场的所有男人,一人一铁锹轮着挖,挖到最后剩一点土的时候,刘大哥十岁的大儿子才下坑挖了最后几锹土。
村里一共来了三四十人,周斌也轮了三次,他从没听过这样的风俗,不过在古代‘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事情并不少见,段家村经历百多年的演变有了自己的风俗也不是怪事。
挖完了坑,众人将棺材放置好,开始回填泥土。这就没什么讲究了,几个长的壮硕,力气大的汉子拎着铁锹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