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 就可以飞往八大行星。
可是, 似乎没必要了。
奕星发射了高功率Z波卫星, 直接建立了从地球到火星的太空航道, 使得普通的反重力太空飞船,也能够直接穿梭到火星。
这只是刚刚开始而已。
宇宙飞船项目组的总负责人周宏,一次内部会议中就非常肯定的说道,“奕星肯定还会继续建立太空航道,下一次也许是直达冥王星、水星,甚至是木卫六,他们会对太阳系内的星体, 进行过一系列的探索。”
“木卫六非常有意义, 因为木卫六的环境, 也许会存在水。”
“水星会成为通往太阳的中转站,奕星不断发射聚能卫星, 总是需要一个调控的中转站, 也许水星会成为他们的基地。”
“冥王星, 会成为他们探索太阳系外的前哨站!”
周宏的分析让参与会议的人频频点头, 他们都是项目组内部人员,都是国家战略性人才, 同时也非常期待完成宇宙飞船项目, 让宇宙飞船能大展拳脚,未来真正探索宇宙。
但是,让他们郁闷的是,宇宙飞船完成制造看不到尽头,太阳系内都快被探索完成。
那么宇宙飞船还有什么意义呢?
当然了。
宇宙飞船可以实现太阳系外的探索, 但同时也大大会增加他们的项目难度。
现在的情况是,宇宙飞船制造出来,若是走不出太阳系,就会成为一个大大的鸡肋。
所以宇宙飞船被推着,都必须要走出太阳系,可想走出太阳系有多难呢?这和太阳系内探索完全不是一个概念,需要什么样的技术,都要不断的进行论证、思考。
太阳系内的探索,最少存在什么星体,都是了如指掌的。
太阳系外就不一样了,只谈距离都是非常可怕的。
太阳系八大行星外是柯伊伯带,柯伊伯带处在冥王星外侧,是短周期彗星的发源地,近年来,柯伊伯带才走入天文学家的视线,区域集中了非常多的小行星体,其中,冥王星就是一个典型的柯伊伯带星体,处于柯伊伯带的边缘。
以柯伊伯带为基准,太阳系的半径高达100个天文单位(约为150亿公里)。
柯伊伯带的外侧则是奥尔特云,奥尔特云以极具只存在于预测中,但存在的可能性非常大。
奥尔特云是长周期彗星的发源地,是一个包围着太阳系的球体云团,布满着不少不活跃的彗星,距离太阳约五万到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