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经费,帮着外面的企业做研究,有些干脆就附带自己的工厂,研发出的产品直接进厂售卖。
这种单位是非常有钱的。
哪怕是最底层的人员,只要是在编制以内,年终拿到十万奖金,是一点都不奇怪的,而员工拿不到百万级顶薪,也只是因为单位的特性,不允许拿那么高的工资而已。
生物医学研究所项目都是上面划拨下来的,他们每个项目都需要自己去申请经费,每笔花销还要打相应的报告。
哪怕研究所里有一些闲置资金,也基本都附带着各种各样的经费名头。
所以研究所里内的研究员、副研究员,最少明面上是拿不到钱的,普通的副研究员就只有工资和福利,艾立新就属于副研究员中,薪水相对高一些的,把五险一金算在里面,平均月薪只有一万二、三千。
对于一个博士毕业,留在研究所里做项目,并且升为副研究员,工作了十几年的老员工来说,一万出头的薪资真的算是为爱发电。
所以几万块钱的奖金,对艾立新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但不管怎么说,他已经来到了赵奕研究所,最少短时间内不可能再有变动,他也只能希望项目能顺利进行。
实验室多了艾立新,效率立刻提升了很多。
艾立新非常的有经验,也做过类风湿关节炎的项目,他了解了项目进度以后,立刻就着手设计了几个实验和观察、检测方案,在和张薇进行了讨论后,他从决定从两个角度出发,去同时进行实验和观察。
这个过程中,刘成杰还是打打下手,或充当和合作医院的跑腿。
赵奕大部分还是跟着学习,但他是最核心的人员,每一次实验、每一次的观察,都少不了他进行最后的分析。
项目进度也是非常的快,可以说每天都有进展。
这次并不像上次,赵奕是全程跟着项目,一点儿一点儿的推进研究过程,他并没有一口气儿了,消耗大量精力去直接得出结果,而是慢慢的跟着实验进度走,他也能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比如,怎么设计实验、怎么进行观察、哪些数据比较重要、医学机制研究需要从哪方面着手,等等。
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做项目的过程中都会碰到,就连赵奕都感觉,项目是一点点的做出来的。
半个月后。
赵奕实验室里,几个人一起发出了兴奋的呼喊。
“成功了!”
“现在可以做项目结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