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他们已经到达了火星。
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他们成为了第一队到达火星的人,也马上会成为率先登陆火星的人,心情都被骄傲和光荣所填满。
现在近距离的观看火星, 内心的感受也是完全不同的。
他们还是强忍住激动的情绪,开始进入到了工作状态。
作为队长的邹永成开始交代起了工作, 他是控制舱内的指挥, 负责工作的整体大局, 还有监控飞船运作的工作, 监控飞船运作是非常重要的, 好多个数据都需要仔细注意。
飞船的数据监测, 主要就是,拿现有的飞行状况、实时数据, 包括和火星的距离、飞船的速度和方向,以及能源状况等等, 去和系统的模拟数据进行对比。
模拟数据,也就是在飞船还没有出发前, 通过模拟飞行计算出来的数据。
按照模拟飞行计算出来的数据,飞船能无比准确的登陆火星, 飞船的及时状况,不能和模拟数据差距太大,出现了超过临界线的差距,宇航员就必须手动控制飞船,争取能够让数据回到和模拟数据偏差范围内。
这是在登陆火星前最主要的工作。
当然了,还有一种情况是,两个数据的偏差太大,就需要一直和地面联系,即时制定新的登陆计划,或者完全改变务计划。
控制舱内,邹永成是队长,也担负着主要的工作。
张红娟负责和地球保持通讯。
林生,则负责设备数据的监测,保证飞船每一部分正常运行,出现了异常就需要即时检修。
其他两人也和邹永成一样,负责数据的监测工作,还有一部分设备的控制工作。
每个宇航员都有工作要做,大部分都是监测和通讯,但必须要集中精神做好,不能出现一点儿差错。
从这时候开始,就是长时间的工作了。
按照计划,火星-1飞船会环绕火星长达三十七个小时,随后快速朝着火星地面坠落,下落的方式和卫星回收相似,就是朝着地面快速的坠落,等到达一定高度时,飞船就会开启反重力系统,并开启推进器来进行减速、控制,然后慢慢降落到地面上。
整个登陆过程主要依靠的还是火星引力。
之所以选择以回收卫星类似的方式进行登陆,主要目的就是节约能源,直接降落的方式肯定更安全,但需要消耗大量能源。
现在飞船剩余的能源大部分都要用于下一次起飞,显然,起飞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