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从国企挖人,挖那些技术工人,甚至挖八级工人,真的没什么难度。
华夏自1956年开始,为消除工分制的弊端,学习苏熊老大哥,将工人的技术等级和工资挂钩,按照产业分为八级工制。“八级工”便成为人们心目中技艺精湛、精工细作的顶尖工匠的代名词,八级工制一直延续到1985年。
之后取消八级工的原因:一是平均主义思想;二是好多八级工有手艺、没学历,大字不识的工资比大学毕业生还高,怎么体现对文化知识的尊重?三是部分八级工自身技艺跟不上,会一招鲜的手艺被机器和现代工艺取代。于是部分国企从八十年代后期,借鉴太阳国的年功序列制,试行浮动工资制、结构工资制、岗位工资制,八级工制开始退出历史舞台。
从后世的眼光看,五十年代华夏劳动部对上万个工种进行细分,技术标准清晰明确、客观公正,可考核可操作,完全提现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差异。这不仅是一种技术制度,更是一种社会制度。八级工制度给予了一线工人以劳动者的尊重,也给了一线工人一条上升的渠道。八级工制度下,华夏不止学而优则仕一条路可走;一名工人,只要付出勤劳和智力,总有一天能到五六级工,让厂长笑脸相迎;若是天赋好些,说不定能够成为顶尖的八级工,见到国家主席都不怵。
八级工制的取消,根本原因是动/乱期间改革停滞,恢复经济为纲后改革步伐脱节,而不是八级工制本身设计有问题。
那么取消八级工后的国企是啥状况呢?呵呵:刚进厂的工人跟老师傅学手艺,工资却差不了多少;五级车工和保洁大妈开一样的工资;为了让儿子顶岗进厂,一批高级工率先选择了离岗。
无奈否?
陈立东穿越前,华夏大力倡导工匠精神,网络上有人提议恢复八级工制。这一世,陈立东打算把八级工制作为自己企业薪酬制度的根本。
哎,一说到痛
点,就要水字数。不过,在这些免费章节,就让作者菌发发牢骚吧。
好了,回到正题。
陈立东来找王庆来,暗戳戳的目的是寻找机会挖人。注意,作者菌用了“暗戳戳”这个词,反义词就是“明晃晃”。
所以,陈立东就把这次来的目的进行了一番包装。他对王庆来说“没干出点成绩,不敢到您这里吹牛皮”,其实就是要吹牛皮。
王庆来当然听出了他话里的意思,很自然地接茬道:“听说你最近一直在国外忙,快点跟我说说,都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