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之人!”
故土难离,河北两路加上大名府路,撤到山东两路的人口只有一半。
其余一半,还在受金狗屠戮。
十几个抵抗的组织都在联络宗泽,求援发兵河北。
此番宗泽手上都是各种义军和收编的土匪,这仗怎么打?
想起他就生气。
“他倒是不怕死,他怕军队伤亡大,妇人之仁的狗东西,只愿意打巧仗,不愿意打硬仗!”
人生三大铁,一起扛过枪。
一路从磁州杀到汴梁,谁还不知道谁啊。
“我还是觉得李宣抚使的设想是有道理的,山东如果能凭借两路之力,改良政务,发展起来,战胜金国,大宋内耗就要小的多,李宣抚使骨子里是不愿意拿着屠刀对向宋人的!”
“想象很美好,陈淬,你和李敬都没做过县令,你都不知道改良政务牵一发动全身,政务出了县城下乡之难,地方宗族势力非常强大,他们勾连道门,甚至官府,李敬倒好,设立一个选举的民意代表,不是给这些宗族势力为所欲为披上一层权势的外衣?”
大宋的科举制度不限制宗族,不管是分支,主家,平民,皆可以科考授官,很大程度上瓦解了威胁国家的大型宗族。
可是瓦解他们不对国家造成威胁,不等于消除了宗族,不等于地方上的宗族势力不对国家行政,赋税造成阻碍。
很多地方官员,没有当地宗族的支持,简直寸步难行。
知道宗帅关心山东,每次送来的抵报,消息,都要斟酌很久。
陈淬嘿嘿的笑起来。
“周宁不是在进行司法改革,把县城捕快派驻乡镇?”
“就那几个人。”
见识过各地宗族势力的宗泽别了别嘴,不屑一顾的样子。
让陈淬笑容更浓了。
“我觉得宗帅还是应该去山东一行,不管是觉得山东政务改良有问题,还是收复河北西路,大名府路,都需要宗帅和李敬,关胜,种彦鸿三个宣抚使携手!”
“等等,等襄阳府的粮食押解到汴梁,等折可求和岳飞会师,打通延安府和河东南路的直接联系!”
嘴上说等等,其实宗泽是在等着李敬来见他,而不是他去见李敬。
山东两路,京西两路都在准备着未来对金作战。
谁先服软,代表着谁将主导未来的战争。
宗泽承认李敬用兵如神,有大宋战神的才能,可是他总感觉李敬太嫩了,挽救大宋更需要意志坚定的铁血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