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亡,流离失所。
而这其中乌延也是主谋之一,对他恨之入骨的汉人百姓更是不计其数,如今听闻他的死讯,还有右北平郡乌桓的彻底覆灭,无人不拍手称赞,想要过来亲眼见证。
堆积如山的人头,垒成京观,这番场景简直可怕到了极点。
可百姓们虽然害怕,却还是默默靠近,一切都只为了能亲眼看到仇敌的死亡!
一个个面目狰狞的人头摆在他们面前,无数百姓怆然涕下,泪流满面。
死了!
这些禽兽不如的胡人,终于死了!
不少百姓激动得嚎啕大哭,他们的家人,他们的朋友,有多少死在了这场战争之中,死在了这些胡人的屠刀之下。
对于高高在上的官员来说,百姓的性命不过是一组数字,是为了利益和大局可以任意牺牲的对象。
所以刘虞轻描淡写地就赦免了劫掠幽州的乌桓人,若非梁铮的出现,历史上的张纯张举之乱,在乌桓人的推波助澜下甚至席卷了幽、冀、青、徐四州,受害的汉人百姓多达百万。
乌桓人抢了个盆满钵满,最后在刘虞的一句“既往不咎”之下,拍拍屁股走人,带着欢声笑语满载而归。
至于在这一战中死伤的数十万百姓,还有被掳走的汉人,又有谁会在乎?
息事宁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就是文官的做事的方式。
反正死伤的不是刘虞的家人,被掳走的也不是刘虞的妻女,用无数百姓的血泪和悲苦,换来他自己的“仁义”之名,有何不可?
甚至这样做还不够,为了独揽大权,剪除威胁,刘虞还多次要杀公孙瓒,消灭在幽州境内唯一一个能够吓阻胡人南下的汉人名将。
若非谋士魏攸数次阻止,恐怕这一自毁长城的举动,还要早两年发生。
就是这样一个人,把自己硬生生给作死制后,却被无数文人推崇备至,对公孙瓒却口诛笔伐。
天下最荒谬之事,莫过于此。
京观前,聚集而来的百姓越来越多,他们看完“人头祭”之后,又朝着黑骑军下跪叩头,感谢黑骑军为他们报了这血海深仇。
在梁铮看来,原谅这两个字,太过沉重。
不是受害者,又有什么资格代表他们去原谅杀人的凶手?
看着眼前这群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汉人百姓,梁铮握紧双拳,他是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觉到了自己的肩上,究竟承担着怎样的重任。
眼前的这些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