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只能好言安抚说道:“校尉你不必忧心,只要能守住蓟城不失,我军就仍有胜算。”
只见站在箕稠面前的梁铮,双眉如剑,锐气逼人,双眸似点星,璀璨明亮,神采奕奕,透出的目光更是坚定而沉凝,流露出一股让人信服的独特气质。
仿佛被梁铮的自信和豪迈所感染,箕稠终于平复心情,找回了几分理智:“既如此,我便先领兵驻守蓟城,等你凯旋归来。”
“校尉大可放心,有我在,胜利指日可待。”
“唉,希望如此吧。”
箕稠长叹一声,现在他也没别的办法可想了。
见安抚住了箕稠,梁铮随后又说道:“北新城我会亲自去一趟,寻找战机,能战则战,尽量为校尉你多争取一点时间。”
“嗯,去吧。”
箕稠目光复杂地看着梁铮,值此国难当头之际,还有年轻人愿意站出来奋勇杀敌,足可见大汉还没到灭亡的时候,而他也还没到绝境的地步!
内心深处,终于又再次燃起了希望之火。
辞别了箕稠,梁铮快马加鞭回返大营,准备誓师讨伐叛军和乌桓贼寇。
很快还在训练的新军士兵便被召集到了一起,不过片刻,大营南面的空地上,就已经站满了人。
“你们有一个时辰的时间,回家与亲人做告别。”
高台上,只见梁铮神情严肃,而底下的士兵听完却是面面相觑,他们还不知道,和平已经结束,战争正在到来。
“一个时辰后,三声钟声,全员至南门集合!”
“不到者斩,都听明白了吗?”
“是!”
很快士卒们便各自离营,返回城中与亲人做最后的告别。
为了防止梁铮逃走,箕稠特意选出家人亲属都在渔阳郡的本地士卒,毕竟双方虽然合作,却是貌合神离,各怀心思,防一手也很正常。
杨业没有离开,因为他和梁铮一样,都没有父母和亲人。
幽州乃大汉边疆之地,常年与胡人厮杀拉扯,像他们这样的战争孤儿,并不在少数。
箕稠率军驰援蓟城,张纯造反的消息也隐瞒不住,很快便随着商旅的转移传便了整个幽州,一时间人心惶惶,全郡居民更是因此而惴惴不安,担心叛军会杀过来。
“时不我待,看来是时候要出击了。”
梁铮心中踌躇满志,并没有因为眼前的不利局势而忧心忡忡,盖因局势的恶化本就在他的意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