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落实的一律严惩。
杨子正还指示,每三个月上级要视察一次自己的辖区,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能总是坐在衙门里面闭门造车。
所有的视察不得扰民,不得吃拿卡要,不得吃群众一粒粮,拿群众一根线,更不能让下级衙门负担食宿等享乐费用。
若是发现一律照贪污腐化罪处理。
接下来就是全国上下来了一次轰轰烈烈的大检查运动,大视察运动,果然发现了海量的问题。
一时间看似平静的政局又活跃了起来,各种弹劾,上报,处理多得不得了。
中华历九年,杨子正下去视察了一年回来,花了三个月写了一些心得,然后交给陈维崧,要让在他的任期内把这些问题解决好。
而此时的洪承畴在斯密尔进行了两年多的运河开凿工作也已经有了很大我进展,杨子正指出深水区要有三十米的深度,宽度五百米,两边浅水区深度十米,宽度各两百五十米,运河两端要设置两个排队码头,以控制船只的数量与标准。
现在中间河道已经挖通,两边的码头也修建完毕,就差两端打通注水了。
他们已经选好了日子准备正式开通,但是这却引起了欧洲各国的恐慌,如果这条运河开通,那就预示着东方大国的军舰可以以最短的时间进入欧洲,而欧洲的军舰要走这条运河必须要经过中华民军的批准。
这意味着什么不用说了。
所以欧洲各国在教皇的指令下,早就已经暗暗的积蓄力量,只等这运河一开通就过来抢占地盘,中华民军在这里不过二十万人,如果他们积聚起百万大军,还是可以赶走中华民军的。
这也正是中华民军迟迟没有打通运河的原因,也早早宣布开通日期的原因。没打通的原因是现在军队不够,早早的宣布日期是在告诉别人现在不会开通。
为何会这样?因为在等杨子正的军队过来。
东方大国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只等中华历十年的六月一过,杨子正就将率军西去。
洪承畴在盼着这一天,西片的军队也在盼着这一天,而杨子正也在盼着这一天。
大家就像在数日子一样,终于进入到了中华历十年,但是离六月还有六个月。
杨子正也经扫尾一些工作,比如实验了好几年的火车,终于在几年的反复推敲试车,各种环境下如何修建轨道等都实验差不多了。
终于最先开通了第一条铁路,即北京至天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天黑黑好 作品《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297 杨子正的儿子想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