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愣了下后,竟无言以对,天底下竟有把战局看得如此通透之人?
“洪总兵,若如你所说,那这杨子正是能成大事之人,这天下有此大智慧之人可不多呢,得未雨绸缪啊。”祖大寿说完看向洪承畴。
洪承畴突然停下脚步,顿时眼中先是一丝精光后他立马压了下去,然后看了看周围,再看看同样泛着不同眼光的祖大寿,两人仿佛有一种心领神会。
“祖大人,以后你我皆大清臣子,还望多多平往,承畴新家还未安好,先告退了。”洪承畴拱拳。
“哈,好说好说,届时洪大人新安若好,还要通知祖某,祖某愿前往讨杯茶喝。”祖大寿也是抱拳。
洪承畴本来一直阴霾的心情仿佛有了一丝阳光,走起路来也变得轻松了许多。
顿时有一个内侍匆匆跑进皇宫内,皇太极在听到汇报后点了点头。
“嗯,紧盯他们的举动,无论他们做了什么都得汇报给朕咳,咳,咳”
“主子我叫太医吧”
“不碍事,去,赶紧去办事。”皇太极抚着胸口挥手让内侍走开。
此时的洪承畴独自坐在家中书房怔怔的看着之前搜集来的杨子正的诗词与学说,自祖大寿点醒后他的脑子里泛起了万千之思绪。
这投降建奴终究会被后人指着脊梁骨唾骂的,但这大明皇帝是真的令人失望啊。
他不甘,不甘啊。
之前是没得选,没得选啊
必须得再了解再多的杨子正的事情。
祖大寿回到府上后同样是想到了许多,他之前也只是一时嘴快,但没想到这确实是一条出路。
他祖大寿愿意降清吗?不愿意啊,但是有何办法?整个祖家都系在他一人身上,不降有何办法?
若是他不是心向大明的话,他怎么可以有降清之后又复归大明?只赖这大明朝堂真是太拖后腿了,但凡给足他银两与粮食武器,他祖大寿也是愿意与建奴殊死一拼的。
洪承畴在反复看了他之前搜集到的杨子正的资料后,他确信杨子正是真的能成大事之人,况且人家已经做成了事了。
只是他说两京不陷不北上大明一步,这有些迂腐了
不对,以杨子正的野心怎么可能会做出如此断自己前路的决策?若不是断自己的前路,那他又为何说出如此之言?
洪承畴是一个极其聪明之人,要说方以智是个人才,那还只是一个未被证实的大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天黑黑好 作品《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176 洪承畴找到了新出路却无法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