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取的这个光字好,光是照明,是温暖,是神采,是色泽,是荣誉,是岁月,是恩惠,是净洁,是华美,又是方向又加上这个辈字‘显’,显光,那就”
“好了,知道就行,咱们是要低调”杨子正打断了陈维崧的拍马屁,他虽然喜欢听,但还是尽量的不养成这种风气。
当然,陈维崧说的都是事实,他确实有这个意思。
杨子正取这个字的意思很明显,表示对大儿子的器重与厚望,让大家放个心。
“报大都督,外面放鞭炮是为庆祝小少爷出生的,除了他们放鞭炮,还有好多人都在祭祀敬神,说是他们的田地与生活算是保到了后代了。”
“咦,这是什么落后思想嘛,维崧,叫大家不要这么干了。另外,大家一起庆祝,那就给他们都发喜钱。”
杨子正批评了之后又给发喜钱,陈维崧等人表示明白了。
杨显光出生的消息立马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各大学堂、各大农庄,各地商行以及各级衙门,还有中华民军的耳朵里。
顿时大家的内心里都洋溢着一股子的希望,突然觉得这日子更加的有了盼头。
这种奇怪的心思没有人说,但人人都明白。
杨子正也从各方感应到了,但他无能为力,这是在封建社会,有很多的东西讲究传统与传承的。
数日之后,崇祯到了两个奏报,一明一密,明的是山东在四月二十五日观测到了天狗食月,暗的是安南统一了,杨子正在安南秘密练兵数万,采用了新式火器不用吹灰之风灭杀南阮六万精兵,将南阮赶至占城,从而安南统一。
安南王成了傀儡,方以智在杨子正的政务院任第一副政务长,负责兵事与外事
“承恩,这杨子正有何企图?”崇祯问道。
“奴婢不知,不过,奴婢以为,此事可问方以智。”王承恩回答。
“问方以智?”崇祯有些意外。
“方以智乃大明国的安南特使,是我大明官员,这问他应该是可以的,除非他想革除功名。”王承恩低头回答。
“是了,是了,那就去问问他。”崇祯晃了晃脑袋,自己竟然把方以智这个特使的身份给忘了,“承恩,你说要不要调方以智回朝?”
“皇爷,方以智被打上了科学的标签,怕是会遭到朝堂的排挤。”王承恩很少在具体的政策中给出自己的意见,因为他知道崇祯最厌恶的就是宦官干政了,但是王承恩是个受人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天黑黑好 作品《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144 有人喜有人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