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探军事情报,历来是各国情报部分为之绞尽脑汁的事情,可就是有这样一些乌龙事件,让本来严格保密的军事情报,在一些非故意的情况下,轻而易举的就被人获取,或是主动泄露了出去。
高科技手段的应用对防止情报与信息的泄露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然而,无论如何高明的防范措施也总可能会有不经意的泄密事件发生。因为保密措施是“死”的,而人却是“活” 的。人是一切手段中最重要也是最活跃的因素。泄密可能常常就在人不经意的嘴边、身旁、行动中。在中外历史上的不少军事事件的惨痛教训中,五花八门的泄密方式既让人感叹“处处留心皆情报”,同时又启示人们“一不留神就泄密”。
公开出售的“玩具泄密”
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秘密研制了“北极星”弹道*核潜艇。这种武器可隐蔽在大洋深处向敌方战略目标发射*。美军方对其严格保密,但一位玩具制造商却将这种武器曝了光。
1960年4月,曾领导研制世界第一艘核动力潜艇、被誉为“核潜艇之父”的美海军中将海曼•里科弗对国会原子能两院联合委员会说,一位玩具制造商生产了一种“北极星”式核潜艇的模型。这个模型极其精确,以致“一位高明的舰艇设计师只要在那个模型上花一小时工夫,就可以对人说他毫不费力地就取得了价值千百万美元的情报”。贴在那个价值2.98美元的玩具上的说明这样写道:“弹道*核潜艇是另一组严格按照美海军正式蓝图的规格制造出来的模型。通用动力公司电船部慷慨地向我们提供了整套的精确资料,谨借此机会向该部致以衷心谢意。没有该部的合作,制造绝对精确的模型是不可能的。”这具模型具备这类潜艇的全部内部设备,包括核反应堆、控制室、水手间以及两枚北极星式*。这具模型在每一点都与实物无异,比例尺是1∶300。里科弗说,他对这种模型居然会拿到市场上来出售感到“惊讶不已”,因为“如果我是俄国人,我会非常感激美国这种慷慨的做法”,以2.98美元的代价就取得了这种情报。他认为,这具模型在装备反应堆的舱面大小方面以及在操纵这类潜艇的水手人数方面,都提供了准确的数据。
无独有偶。1986年美国又发生一起玩具泄密事件。在芝加哥举办的一次玩具博览会上,一家著名的飞机和舰船塑料模型制造商坦斯托斯公司,推出了一种比例为1∶48的隐形战斗机玩具模型,并声称模型与实物相似程度不低于80%。这种模型刚一问世,就引起苏联等国的兴趣。他们的驻美人员争相购买。
此事很快引起美国情报机构的关注。该玩具模型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