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的第一大军火买家。
非洲是布特的起家之地,但没过几年他的生意就成功地做到了“走出非洲”,世界上其他动荡地区也被布特牢牢盯上。其中,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一直战火不断的阿富汗便是他商业计划中的一个“利润增长点”。
冷战结束后的10多年来,阿富汗的政局可谓城头变幻大王旗,各路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可无论是哪派占据优势,八面玲珑的军火商布特始终是他们的座上宾。
起初,布特公司的大主顾是阿富汗北方联邦政权,建立在各取所需的基础上,双方的合作非常愉快。1992年至1995年短短的3年内,布特向阿富汗提供了数吨炸药和大量的武器,而他从中至少获利5000万美元。
1995年,一向被布特视为重要合作伙伴的阿富汗北方联邦政权被*政府推翻,这就意味着他暂时失去了最重要的“买主”,他的生意也一度陷入了短暂的混乱。有一次,一架运载着布特公司给北方联盟提供的武器的货机被*政府拦截,幸运的是货机驾驶员想方设法摆脱了*战斗机的袭击。
虽然在这块亚洲腹地上的生意一时陷入低潮,但好在深谙乱世之道的布特从来就没有把鸡蛋全放到一个篮子里,早在北方联盟政权统治阿富汗的时候,*武装分子就曾经向布特购买过武器,布特也满足了这个需求。*掌权后,通过不懈努力,布特又迅速凭借当年的“恩惠”,将*正式发展成在阿富汗的第一大客户。1996年双方正式开始合作之后,布特曾经向*政府出售大量武器装备乃至战机,依然照赚不误。
由于*和“基地”等恐怖组织过从甚密,因此布特在向*出售武器的同时,也没少为恐怖组织提供军火。本•拉丹在阿富汗的“基地”组织也是布特的一大买家。据可靠情报显示,拉丹10年来购买的绝大多数军火都是布特出售的。而直到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前的最后几天,布特向*和“基地”组织提供军火的飞机还飞进了阿富汗。即使是在2001年1月联合国对阿富汗下达武器禁运令之后,布特走私活动仍然在进行。
英国负责收集海外情报的军情六处对布特的军火走私活动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跟踪调查后发现,除了向*提供军火外,布特还涉嫌动用自己经营的庞大的货运飞机网络,为世界其他国家的*进入阿富汗加入“基地”组织提供方便。
布特本人曾这样解释他与“基地”组织的联系:“‘9•11’事件后,我从梦中醒来,发现本•拉丹成了老大,我成了老二!可是我只能保持沉默,因为我的客户是很多国家的政府。”
布特身上背着一张国际刑警组织发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