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再有多出来的官员进行新一轮的覆盖。
总体来说,新政铺开的速度,至少在初期的时候,将会特别慢。
这个办法,中规中矩,只能说是任何人站在这个位置上,都能想得到,以及会使用的办法。
有用,但是,崇祯并不觉得太好。
那,如果不用这样的办法,还有其他办法吗?
有。
崇祯在纸上写下吏字。
他第一事件想到的另一个办法,就是利用吏员。
这个吏员,指的不是现在京城这批已经变成官员的吏员,而是指的,其他城池之中的那些吏员。
各个城池,不论实际控制的程度如何,至少当下来说,都是正常在运转,各个职能部门都有人手,在控制的。
这就好像当初崇祯刚刚在京城整治的时候一样,京城之中,哪怕将所有官员全部去掉,只要加以管理,予以严苛的管辖,那么,现有的吏员也足以将京城管理得很好了。
同样的道理,其实同样可以推到各个其他城池之中。
崇祯若是在这些城池之中,同样采用这样的办法,将之前的那些至少做实事的吏员给整理起来,并且派新军将士一对一地看管学习,那么,他们同样可以筛选出一批不错的底层官员。
这样的方式,就是筛选式,而不是培养式。
筛选,只要有基数在,那么就一定可以筛选出足够的底层官员,而且,这些官员之前并不是新军,所以,也不会因为出现新的官员,而导致新军将士的数量不断减少。
这样说来,这套办法似乎相当之好,甚至可以说远超之前的那套培养体系,但是,若是在其他城池之中执行,那就出现了一个问题。
“朕不在的情况下,吏员能够好好做事么?”
京城的这一片吏员,可以说完全是被崇祯给压着做事的,每天给他们撰写政令的人,就是崇祯皇帝本人。
而且,他们每天上报的日报都会出现在崇祯的眼中,基本等于直接被崇祯这个皇帝盯死。
这样的情况下,别说区区吏员,就算是大官,也绝对会老老实实地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加上,有着消除自身原本的罪责,而且还能够升官这个诱惑,所以这群吏员们,才能在这么短短的时间之内,就变化如此之大,而且还主动做了好多事情。
其他城池之中的吏员,崇祯肯定也会让他们有升成官员的机会,毕竟底层官员体系本身就是崇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今日和平 作品《崇祯崛起:我祖宗朱元璋没死!》第一百七十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