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臣告退。”
嬴政这才淡淡应了一声,而后继续埋头看笔录。
过了半响,嬴政忽的抬头大笑。
“李斯啊李斯,朕果然没有看错你。是该让那些乡野士人瞧瞧我入我大秦为仕之人的才华。”
李斯在百家之论中,确实代表的就是嬴政。如果李斯落了下风,那就是丢了嬴政的脸面。
而李斯果然没有让嬴政失望,不论最后这<吕览>之论的结果,李斯因为这场论道,再一次以实力扬名天下。
就连扶苏闻说,也不得不佩服他。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听说李斯很瞧不上他这对儒法两家皆半途而废的半吊子,但是听说了那次论道的细节,扶苏也不得不服他。
论才学,李斯确实有实力评论他这个两千年后的半吊子。
不过论资格,李斯评论他这个当朝太子,臣议君,这怕是不合适吧。
而论眼界,李斯无论如何也比不过他。
扶苏看着嬴政赐给他的笔录,他不明白不知道嬴政到底要干嘛。
但是看着看着,扶苏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
“为何李祭酒不认识前来之人,不是说他们都是名士吗。”
战国末年和秦朝的史料都太少了,扶苏只知道楚汉之争以及汉初的一些名人,对于他现在所处的时代,他是真的不知道谁算是名人。
望着这乱七八糟的名字,扶苏竟然一个都不认识。
也就一个蒯通,是韩信身边的谋士,扶苏看见过关于他的记录。
其他人扶苏完全没有听说过。
他们是真的有才想要在秦国一展抱负,还是当东郭先生前来应场?
可是看着这说起来话,一个比一个刚,确有士人之风骨。
夜已经深了,只有申聿在扶苏身边陪侍。
申聿苦思。
“这,下臣也不知啊。”
按道理,来的都是名士。
可是李斯却一个都不认识,要等人家自爆姓名。
旁的不说,齐国稷下学宫那帮人呢。
伏生……
他隐匿了。
想到这,扶苏不禁大失所望,将笔录往地上一扔,而后不再看了。
这可是皇帝陛下差人送来的,申聿不敢怠慢,急忙上去捡起。
申聿一边捡一边听太子说。
“想必,是有识之士皆隐姓埋名藏了起来,他们不愿意侍奉我大秦。亡国之恨,灭家之仇,委实难消,这样下去可如何是好?”
申聿听了,他微微一怔。
太子日后必定为雄主,但也唯恐因一些琐事而拖累他。
于是申聿这样劝告扶苏:
“太子殿下,世间名士虽多,但并非人人都为曹刿。”
扶苏听了,仍旧觉得这是大问题。
“是啊,世上只有一个曹刿。可若是人人都不愿做曹刿,由着肉食者谋之,吾秦岂能久安?”
那些人不肯为秦国效力,隐居乡野也就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皎皎秦时月 作品《大秦开局混了个太子(大秦有盛世)》第九十九章 已行之事,后必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