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把港口做大,把临港产业做大,才不至于落后于兄弟单位。
小陈,盘山港未来前景值得期待,你们东华可要抓住机遇,有所作为啊。”
陈立东一听,这事儿有戏,赶紧说道:“领导,我们东华愿意为盘山港的建设添砖加瓦。”
沈一鸣一击掌,说道:“那太好了!”
说完,站起来,走到办公桌后,拿出一卷地图铺在办公桌上,向陈立东招呼道:
“小陈,你来看。”
沈一鸣指着现在港址的位置,说道:“这里就是新建的盘山港,现在已经又两个三千吨泊位,我们准备启动盘山港的二期建设,抓紧提升接卸能力,争取把吞吐量做大。
如果有东华的支持,这个目标就指日可待了。”
陈立东看着地图低头不语。
沈一鸣问道:“小陈老弟,我拿你没当外人,你有啥想法就说。”
陈立东道:“领导,这里的水深是多少?”
沈一鸣道:“平均6米。”
陈立东摇了摇头说道:“太浅了,这条海沟应该是15米吧。”
沈一鸣道:“涨潮的时候确保有15米。”
陈立东建议道:“我认为,应该把码头修到这里。”
沈一鸣大吃一惊,说道:“那就需要往那边填进一大块区域,施工成本太高了。”
陈立东凭着后世的经验道:“现在的港址在辽河口,河道有点逼仄,我估计每年都要清理航道。
如果把码头延伸两公里到这条天然海沟,自然洋流就能确保航道不被淤积。
15米水深的码头,最少能接卸10万吨的货轮,甚至接卸20万吨都有可能。”
沈一鸣比划着地图说道:“你说的有道理。现在的港址,是在原来渔港的基础上改造过来的,水浅、航道窄,还需要定期清挖。
可是这样的话,至少需要几十上百亿的投资。我们盘山不比蓝市,今年财政收入大概只有6个亿。
杯水车薪啊,没有省里的支持我们是搞不定的。”
陈立东盯着沈一鸣说道:“如果可以的话,我们东华可以来搭建框架。
不过有一个条件,我们要把这里建成业主码头。
您看这样行不行。
由东华负责填一条路到这条海沟,然后通港路的右边交给东华,向辽河口这边延伸的岸线归市里,由你们自己建设港口码头。
东华这边的岸线由我们负责开发,包括腹地围海造地造出来的区域,都是我们东华的建设用地,由我们来规划建设。”
沈一鸣听完陈立东的话后,嘴巴大张,这孩子太能忽悠啦。
不过如果陈立东真的能把岸线推进到这里,的确能提升盘山港的量级。
现在的盘山港,顶多算是一个河口港,由东华这么一弄,盘山港甚至有望成为世界级港口了。
不过,是否可行自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滨海观潮 作品《重生之工业狂潮陈立东》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拍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