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个项目也没有兴趣,沈太福就想到了民间集资。
他先把自己的电机包装一番,还找了国家部委的领导来背书,然后宣传:
长城机电,研发投入5000多万;新型电机,节能效果非常明显。
沈太福预计,如果他的电机在全国普遍应用后,一年节电200亿,是节约400亿度电,200亿元钱。
牛逼吧!
然后,沈太福开始集资。
长城机电的集资政策是:
3000元为起始点,高者不限;投资者可以随时提取投入的资金;按季度支付集资利息,年息二分四。
..........
书友们,东华的集资模式和沈太福搞得是不是很像?
东华集资门槛更低,是1000元,也随时能取,年息跟长城一样,都是二分四。
而且,东华主营业务也有机电,也产电机!
这怎能不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
..........
那么,沈太福集资案是怎么处理的呢?
如果沈太福真的用集资款生产电机的话,也许就没有东华机电啥事了。
不过,沈太福发现集资来钱太容易了,费劲巴拉地做电机那太辛苦了,于是他决定,先把集资的事业做大再说。
他找到了国家门户大报的某记者,发表了《用高科技和我们百年不懈的改革开放筑起新的长城》等长篇报道,给长城公司站脚助威。
与此同时,沈太福本人开始跑马圈地,在全国各大城市先后注册20多个分公司和100多个分支机构,雇佣了3000多人,主要业务就是打广告、炒新闻、搞集资!
半年时间,长城机电集资10亿元,“投资者”达10万人。
沈太福对外宣传,长城电机拥有300多项技术专利,握有15亿元的订单。
而实际上,长城公司只卖出电机50多台,营业收入600多万元。
1993年3月某日的晚间,正当沈太福为集资超过10亿元举办大型庆祝酒会的时候,他收到了华夏人民银行发出的《关于燕京长城机电产业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乱集资问题的通报》。
1993年4月,沈太福被逮捕,第二年4月被以贪污和受贿罪起诉,两罪并罚,4月11日吃了“黑枣”,结束了40年的生命历程。
之后,长城机电的集资被清退,全国清退款总比例达到90%以上。
..........
似乎把这个案子套在东华身上的话,那陈立东要么出逃,要么就等着蹲大狱、吃黑枣吧。
可是陈立东既没跑,也没逃。
而是回家,吃饭,睡觉。
第二天,从蓟市来了大小五六台执法车辆,下来三十多号人。
为首的是蓟市经开区公安分局经警支队一位姓郑的副支队长,向陈立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滨海观潮 作品《重生之工业狂潮陈立东》第一百八十一章 涉嫌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