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之前的惨败,耶律和鲁斡的军队已经被宋军吓破了胆,特别是手雷等火器,更是成为辽军的阴影。
所以在攻打顺州时,折可适几乎没花什么力气,直接用炸药筒炸开了城门后,城中的辽军或降或逃,根本没组织起像样的抵抗。
接下来的几天里,折可适率领大军,几乎是跟在耶律和鲁斡的屁股后面追击。
一路上的州县得知连析津府都被宋军占领了,全都是望风而降,甚至连檀州蓟州也不例外。
最后耶律和鲁斡父子逃出古北口,也就是长城以北,折可适这才停止了追击,因为他们的战略目标就是收复燕云,再往北就超出他们的实力范围了。
之前打下析津府城时,宁复就没有再随军,而是在后方安抚收复的各个州县的百姓。
这件事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简直来说就是杀一批拉一批。
燕云十六州本就是汉地,居住的大部分人也都是汉人,不过也有一些契丹人杂居,其中有不少都是契丹权贵。
对于这帮人,宁复也毫不手软,收缴他们的财产充公,打开粮库赈济百姓,以此来收买人心。
另外还有一些依附契丹人,名声恶劣的汉人高官,也同样被清算。
对于一些名声不错的汉人大族,宁复则是以拉拢为主,比如马原和马植所在的马家,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们本就亲近大宋,在宋军到来时,也是组织百姓迎接,所以大宋肯定不会亏待他们。
这些汉人大族在当地都是颇有声望,只要得到他们的支持,接下来就只需要派驻官员就行了。
而且折可适一路上也都是约束将士,严禁军队骚扰百姓,纪律严明的军队,也增加了百姓对大宋的好感。
毕竟燕云十六州已经沦陷上百年,辽人这百年来对这里的统治,已经让民心发生了改变,许多百姓对大宋并没有什么归属感。
所以宁复安抚百姓的事也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日后大宋对这里的统治。
幸好有马家这种亲近大宋的大家族,有他们的协助,让宁复也轻松了许多,只等着战事结束之后,朝廷派驻官员,到时只需要十到二十年的统治,就可以让百姓们彻底归心。
不过等到折可适他们拿下檀州,耶律和鲁斡逃出古北口后,宁复却立刻赶往军中,因为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
当宁复来到檀州时,整个檀州城已经安定下来,折可适派兵接管了古北口的防御,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