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跟着袁谭进入太守府后就一直在等着袁谭问话。
事实上,徐庶对于战阵杀伐并不厌恶,某种程度上还可以说是热衷。
但随着几次战事下来,徐庶愈来愈感觉到,自己的能力,放在小规模,几百人的乡间冲突上或许足够。
但放在大规模,上万人交战的大战场中。
却是远远不够。
也正因为这一点,徐庶对于游学,修习兵法的愿望,也是愈发强烈了起来。
论武艺,他徐庶已经到了自己的极限,再努力下去,也不可能做到以一敌万。
但学成兵法军争谋略之术,却未尝不能够将兵十万,安定天下,还百姓一个安居乐业!
所以,虽然徐庶感受到了袁谭的热切,也知道袁谭十有八九,想要招揽自己。
但徐庶却是早已打定主意,要拒绝袁谭,按照自己的原定计划走下去!
是以,当袁谭开口询问的时候。
徐庶立刻拱手说道:
“回将军,元直接下来,准备前往荆襄一行,寻访名师,学习兵法韬略。”
“哦?”
听到徐庶的话,袁谭却是露出了一个神秘的笑容。
身为一个穿越者,在看到还是侠客版本的徐庶时,袁谭要是想不到徐庶下一步的目的地。
那他可就是枉读三国了!
但既然知道了,眼前这位魁伟不似文人都更似武将的英武汉子,乃是正史一流谋臣的徐庶。
帐下武将不缺,却少了一位运筹帷幄,在自己出征时,为他坐镇后方,掌控全局调兵遣将的军师的袁谭。
如何会放徐庶离开?
当即,袁谭故意做出一副惊讶的表情,问道:
“前往荆襄?若是我没有记错,元直家乡应在颍川啊,颍川乃人杰地灵之地,若要求学,何必舍近求远?”
他当然知道,徐庶之所以不在颍川求学。
就是因为他早年游侠儿的经历,让颍川那些士子们看不上徐庶。
除了少数几个如石广元,崔州平等人。
更多的士子都是将徐庶视作一个武人。
而武人,岂能踏足文华圣地?
但他偏偏就是要这么问,如此,才能够引徐庶上钩。
果然,徐庶不疑有他,苦笑一声,说道:
“不瞒将军,元直在家乡虽小有名气,无奈这名气却非文名,颍川书院,根本不愿收小可,好在好友崔州平,现而今正在荆襄庞德公处求学,特意传书信与我,邀我同往鹿山下一行。”
听到这话,袁谭微微一笑,轻声说道:
“好友相召,元直求学之路有望,这是好事,我不能留你,但常言道,父母在,不远游,元直家中老母尚在,若是可以,留在中原求学,亦可就近照料老母,岂不更好?”
袁谭已经将话说到这么明的份上了。
徐庶哪里还猜不出袁谭的用意,但他却是摇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