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人道:“恐怕现在已经在大同城外了。”
巴图孟克怒道:“这个奸贼要借刀杀人,这下大明不杀我也要杀我了。”
大明翻译已经把两人对话原样讲给朱佑樘等人听。
朱佑樘心想,那明将袭杀蒙古使臣是昨日,即便亦思马因消息灵通,也不可能立即就能知道这件事,为何起兵如此之快。
他感觉到一个巨大的阴谋正笼罩下来。
巴图孟克颓然坐在地上,对朱祐樘道:“现在满都海哈屯重伤,亦思拜因攻打大明,明军必然要捉拿我们。我们出不了关,回不了草原,你们捉拿我吧,但请你们放过我的哈屯。”
见到此状,朱佑樘和张鹤龄对视一眼。
张鹤龄明白朱佑樘的心思,知道他想让巴图孟克等人去行宫躲一躲,但是,带蒙古人进入行宫可不是小事儿。
对着朱佑樘摇摇头,耳语道:“这事儿可得想清楚,咱们做不了主。”
朱佑樘当然知道这件事可不是小孩子过家家,往小里说,牵扯到朋友的性命安危,这还只是“小义小节”,往大里说这还牵扯“蒙”“明”两国国运,这可就是“国家大计”了。
巴图孟克虽说是蒙古人,但他把自己当作朋友,这时候见死不救自己也真的做不到。况且他隐隐约约觉得这件事可能不止蒙古的内乱,这里面隐隐约约有大明朝庭某些势力的影子。
亦思马因正巴不得明军杀了巴图孟克,真让他得了逞,一来起兵的理由做实了;二来明军替他清除了一个巨大的隐患。
但莫说他们是蒙古人,即便带汉人进入行宫都是极难的。可是朱佑樘想不明白的是,如果这样,那股大明势力又有什么好处呢?
他坚信一点,无论如何不能让巴图孟克死。
想到这里,朱佑樘扶起绝望中的巴图孟克,说:“我带你去一个地方,可能能够救你。”
巴图孟克喜出望外,问:“你能让我回到草原吗?”
朱佑樘摇摇头说:“你先到我家躲避吧!”
巴图孟克本以为朱佑樘有什么好的办法,结果却是去他家,情绪又落回原点,说:“朋友,我的同胞在攻打你们,我们是仇敌,你藏着我们不仅救不了我们,还会被连累。我不能这样做。”
朱佑樘笑了笑,说:“你把我当朋友,就让我试试吧,如果不成,也只能听天由命了。我尽力帮了你,也好问心无愧。”
此时巴图孟克走投无路,也不客套礼让,感动地握紧朱佑樘的双手:“那好,我让你尽力帮我。”心中感激之情洋溢。
说着,号令手下二十几号人,回到草原前,一切听从朱佑樘安排。
张鹤龄揶揄朱佑樘:“你可以和你太祖太宗皇帝比肩了,竟然号令起蒙古人。”
见朱佑樘宛若没听到一般,并没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