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黄瓦与人民大会堂、革命历史博物馆和毛**纪念堂的庄严肃穆交映生辉,还有迎风猎猎的节日的红旗,无不象征着辉煌的收获,令人心里感到喜悦和充实。
然而,当参加国庆节观礼的张曼新和他的伙伴们来到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办公室,心立刻像被掏空了,又似一种空落之后的沉重,那沉重的感觉似铅砣样的大山,压抑得胸口发闷,还有一种酸酸的苦涩。
只见橱窗里的图像上一个黑白色调反差极其鲜明的小女孩,蓬松的头发裹着一张圆圆的发白的小脸,小脸上一双大大的充满饥渴的眼睛,稚嫩的小手握着一支铅笔,仿佛在无言唱着“我要上学”这样一支既现实又古老的悲凉凄婉的歌,铁钳子一样死死地钳住人们的心,使人怦然心动。
张曼新觉得两条腿顿时变得沉重了,心房像压着座大山似的发闷。
张曼新一行受到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徐永光的接待。
张曼新从秘书长徐永光的介绍中听到两组令人震撼和惊悸的数字:即我国现有近二亿文盲,全世界每四个文盲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近十年来,我国平均每年至少有一百万儿童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如果说张曼新听完这两组数字心里只是异常沉重的话,那么当他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便抑制不住地热泪盈眶了。
在中国西北部的康乐县,有一个名叫马义梅的小女孩。义梅虽然已经十一岁了,可是身材矮小,头发稀疏,脸色焦黄,看上去像城市里的七八岁的孩子。小义梅虽然人小,个子也小,但她对上学却充满执著的向往。她知道,由于家里贫穷,父母不能给她支付上学的钱,便常常伤心地哭。一天,她听说村外有一个私人办的砖厂,每当出砖时需要把烧好的砖从窑里搬到窑外,搬十二块砖给一分钱,便决意去搬砖。大人们从窑里往外搬砖,一次可以挑几十块,可她一次才能搬动三块,往返四次才能挣到一分钱。小义梅为了给自己挣上学的钱,咬着牙,搬呀搬,在刺骨的寒风中,手冻得像红萝卜似的,不知跌过多少跤,不知脚被砖砸过多少次,也不知膝盖被磕肿了多少回,但她为了上学,从来不哭,也不喊累。当她参加完搬砖,把挣到的钱放在一个香烟盒里,高高兴兴地跑到学校,一见老师,高兴地喊:“老师,我挣到钱了,我要上学!”说着,她把香烟盒里的硬币倒出来,一数,一共才八角五分钱在场的老师们看到马义梅因搬砖冻得红肿的两只手,看到因跌跤额头上被磕破的伤痕,以及那充满要上学的渴求的目光,都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