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还不如宋朝,所以宋朝哪怕是年年给异族赔款,都没有出现财政问题,而明朝后期就被财政拖垮了。
当然了,明朝的灭亡也不能全怪读书人,藩王宗室,也是明朝的一大蛀虫,还有世袭的勋贵、军户官员,都是免税的蛀虫。
收下了一位少年锦衣卫陈新元,赵鹏随后又下了命令,令人从流民、船工之中挑选一批十岁左右的少年加入锦衣卫,不过他给麾下的命令是购买童男为奴仆。虽然锦衣卫不能是奴籍,但是这个根本不是事,等以后这些孩子们长大以后,可以解除他们的奴籍,成为良民。
北方粮价已经高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了,赵鹏下令直接拿粮食换孩童。
几十名锦衣卫走到人群中,大声吆喝着要购买孩童,年龄在十岁左右的孩童,买回去为奴。
很快就有抱着孩子的流民围了上来,锦衣卫就像挑选牲口一样挑选孩童,只要没有残疾,又没有疾病的,就符合条件。
一名锦衣卫挑中了一名男童,掏出一张卖身契,让孩童的父母在卖身契上按下手印,然后塞给孩子的父母两个炊饼,就完成了交易,把孩子给带走了。
陆陆续续有人完成交易,把自己的孩子卖给了锦衣卫,换回两个果腹的炊饼。就在这时候,只听到一名锦衣卫的喊声:“怎么弄了个女娃来叫卖?女的不要,你带回去吧!”
那对瘦骨嶙峋的夫妇跪在地上哭喊着:“老爷,行行好吧,草民已经七天没吃东西了,要是你们不要孩子,我们一家都得饿死。”
“买下吧。”后面传来赵鹏的声音。
“女童也要?”一名锦衣卫问道。
赵鹏点了点头:“女童也要了,经过训练的女孩不会输给男的,而且今后一些搜集情报之事,女人自有女人的方便之处。”
其实还有一点赵鹏没有说出来,就是这些女童长大以后,也能许配给少年锦衣卫当媳妇。夫妻两个都是自己养大的少年锦衣卫,忠诚绝对可靠,根本不用担心会有什么问题。
于是锦衣卫塞给女童的父母两个炊饼,让女童父母按下手印。便把衣不蔽体、不仔细看的话根本分不清男女的女童给带走了。
“多谢老爷活命之恩!”女童的父母跪在地上直对锦衣卫磕头不止,嘴里千恩万谢。
转眼之间,就陆陆续续的买下了两百多名男童和一百二十名女童,这些孩子表面上成为了赵鹏的奴仆,事实上是未来新式军队的骨干力量,参考土耳其苏丹亲兵,这些孩子们长大之后,绝对是赵鹏的死忠,而且从小训练到大,绝对是精锐中的精锐。
少年锦衣卫长大成人需要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那是为了将来做准备的,目前当务之急是需要一批能够护送太子殿下南下的生力军,这就需要招募一批青壮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铁血坦克兵 作品《末代锦衣卫指挥使赵鹏》第31章 少年锦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