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对哥大基金会的影响力比约瑟夫只高不低。
李知易眼睛一亮:“老师,哈伯德院长可以投资吗?”
“如果能赚钱没人会拒绝。”约瑟夫直白的说道。
李知易豁然开朗连连感谢老师,这是很好的一个切入点,由此他能收拢众多哈伯德一样的“个人投资者兼战略顾问”,梅隆这些专业机构投资还要看收益率,哈伯德这种相当于付出点名声白拿钱。
寥寥几句敲定事情后,约瑟夫风尘仆仆飘然离去,他要给学生背书,哥大基金会的钱没那么好拿。
…………
李知易来不及感慨约瑟夫对他的爱护,再次辗转返回哈曼顿市内与裴琳见面。
他之所以之前没成立基金公司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避免申请过程中的繁琐程序,资产管理资格、资金来源证明,公司报备林林种种。
一系列的手续劳神分离,请专业律师做也不轻松,所以他还是得攀关系加急处理。
裴琳就是很好的选择,她身为高盛的一线业务中层管理者,很善于解决此类问题。
这其中最麻烦的是李知易身份问题,他现在还是学生签证无法成立基金公司,绿卡或者移民,得做出选择。
“除此之外没别的选择吗?”
餐厅里李知易边切着牛排边问道,一整天没吃东西饿坏了。
裴琳小口小口喝着柠檬水:“还可以把基金成立在其他国家地区,但这会影响基金发展。”
正常人找工作都知道查查公司靠不靠谱,几百上千万的投资自然也会查公司资料;一个注册在开曼群岛名不经传的基金公司跑到纽约募资、投资,谁敢和你做生意。
“那就绿卡,需要多久时间?”李知易含糊不清问道。
移民是最优解,但他不想错过接下来国内腾飞的黄金时段,甚至就连东南亚地区的发展潜力都不次于北美。
而且……李知易不喜欢美国的入籍宣誓,第一句话就不喜欢。
李知易大多时候都是实用主义者,扪心自问如果只有入籍一条选项,他会毫不犹豫去做;可有时候有别的选择,矫情逼属性就会发作,在很多人看来毫无道理的矫情。
“最快两周时间,和你筹备基金的进度基本同步。”裴琳略微思索回道:“如果你愿意将投资收益止盈一部分到银行账户上,一周时间就能拿到。”
她有很多外国有钱客户拿绿卡办移民,美利坚欢迎资本,像李知易这样几亿美元身价的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