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科考。
一边是小学生。
林轩:“这件事情得分两方面去看。”
“一方面,我们国家现在富裕了,藏富于民,百姓能组织的起这种规模的旅游团,说明比起几十年前,大家都富裕了。”
“而且,以前的科学家,好几十年才能凑够经费去一次北极。”
“而未来,如果那群小学生中成长出一个科学家,那他小学六年级十三岁的年龄就已经到过北极了。”
“这也说明一件事情,科研不能只是国家在支持,民间越来越富裕,所以民间对于科学的推动也很重要。”
“而另一方面,说明我们对于地理科学方面的投入是不够的。”
林轩看了弹幕解释:“做一件事情,肯定是有内外双驱动力来驱动的。”
“科考的内因,当然是科考需求,而科考的外因就是国家对于这方面资料的需求了。”
“举个例子,当年樱花国入侵龙国之前,花了好几十年时间,派遣大量的地理学家到龙国考察地理山川,甚至我们曾经抓到过进入不允许进入区域的特工。”
“为了方便入侵,他们当然想要了解我们的地理。”
“这就是外因。”
科考能带来的成果很多,外因也就很多。
战争是最直接的一方面,也是作用成果最显著的一方面。
除了战争,还有能源,气象,极寒试验等各种推动。
“我们国家主要的对于寒冷地带的科考都放在了南极。”
“因为南极北极做实验区别不大,所以我们选了南极。”
“不过很多国家在谋夺北极的权益,所以北极科考就会比较多一些。”
埃吉这个国土面积很大,人口很多,但是比较贫穷,而且这些年来处于内乱战乱状态的国家,实在是没有这些外因推动。
所以,他们科考的原因全部都是内因。
就是单纯的为了了解北极。
因为世界顶级的科学团队自己掌握的东西,是不会告知别人的。
什么科学无国界,那不放屁么。
米国登月几十年了,世界各国对于月球还是两眼一抹黑。
直到龙国在月球采集土壤的时候,米国突然放出论文,说月球可能有液态水。
等龙国自己搞到月壤回来分析才发现,月壤中本身就含有水!
平均一吨月壤含有三百克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送你的烤地瓜 作品《我在美食的俘虏里吃成神》已发布,拜请各位大佬支持。